|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水泥企业进行余热发电节能改造的六个注意
时间:2013-11-24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同时也是能源非常紧缺的国家。由于新型干法窑的建设,企业间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是企业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余热发电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然,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另一个手段是区域化的营销,提升水泥的合理价值,能够在竞争中取得合作互利共存。下面我来谈谈水泥企业如何进行余热发电的改造。发展余热发电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选用合适的发电系统,工艺要成熟。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现在有单压进汽、双压补汽、闪蒸补汽和蒸汽二次补热热力系统,同时也有最新型的卡琳娜循环系统。这些系统在同一个窑系统里,同样的条件下,从发电能力上来看,单压系统<双压系统=<闪蒸系统=<高温再热系统=<卡琳娜循环系统。从投资上来看,则正好与各循环系统的发电能力相反。卡琳娜循环系统投资最高,其次是高温、双压、单压。目前成熟的单压系统的发电能力为37kW.h/t.cl,双压为38kW.h/t.cl到40kW.h/t.cl,闪蒸系统可能会更高,高温再热系统会更加高一些,而成熟的卡琳娜循环系统的最高发电量能达到69kW.h/t.cl。目前水泥厂运用最多、也最为成熟的余热发电系统是单压系统。根据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以后余热发电要往什么方向发展,就是以在同样的生产系统里,能够发出更多的电,同时投资也更加低廉的标准来决定的。
  
  二、要选用性能先进、产品可靠的系统。
  
  余热发电系统主要由蒸汽机、汽轮机、发电机和配套设备所组成。现在余热发电系统的装配比较流行采用工程总包或者BOT方式,但是作为业主单位,还是要对主机和各配套产品有明确要求,以保证工程最终质量。
  
  三、选用性价比优的产品。
  
  所谓性价比就是要以性能/(购买成本+运行成本)的结果来最终选取产品的。选用余热发电系统的关键还是对产品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产品性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在未来使用中的可靠性。
  
  四、要选用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系统。
  
  因为每一个企业的人员、工厂的布置、交通运输、原材料的价格、资金状况、维修能力都不一样。所以,选用余热发电系统要因地制宜,从综合成本最小、投入产出最大的角度去考虑。
  
  五、对余热发电系统进行严格的运行管理,选用合适的人员。
  
  这些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中控、巡检等。人员的选用要注意一下几点:
  
  (1)从本厂实际出发,尽可能选用本地所拥有的一些人才,有利于企业以后的长期运行。
  
  (2)对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安排所选人员到相应的岗位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将人员派送到已经装有余热发电系统的工厂里学习,从而能够尽快的上岗操作。
  
  (3)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固化管理模式,对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巡检等做出强行的规定,以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行。
  
  (4)对系统运营进行严格考核。余热发电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吨熟料的发电能力,根据配备不同的余热发电系统,制定不同的指标。在运行过程中要求达到规定的发电能力,从而能够尽快收回投资,增加企业效益。
  
  六、要注意余热发电和节能减排的综合平衡。
  
  这里要注意四点:
  
  (1)要保持较低的进系统温度。由于温度过高,热耗会越高。从综合平衡的角度考虑,出进系统的温度较低为好。
  
  (2)要保持较低的出篦冷机的温度。
  
  (3)严防各类漏风。
  
  (4)要不断地改进余热发电技术,对老的系统进行改造。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