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学校行动 |
|
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不可缺省的用品。作为学生,平时和纸打交道最多,看书、写作业、打草稿等等都离不开纸。可平凡的纸,平时学生对它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更没有和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节约用纸的意识不强,习惯了随便使用的陋习。吴宁五校通过开展科学调查社会体验系列活动,同学们获取了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对纸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对节约用纸,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直观体验。
开学之初,学校就对开展“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科学调查社会体验活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为了营造氛围,在校门口悬挂横幅标语,印制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倡议书3000份,向家长和市民分发,呼吁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节约用纸的行列中来。同时,学校邀请相关的专家来校作“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科学调查社会体验活动的专题讲座。在全校开展系列活动:节纸环保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了解自然资源日益匮乏,能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启发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态,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展开关于节纸方案的奇思妙想;变废为宝DIY纸艺创意大比拼。通过发现、收集身边各种废弃纸制品,并发挥想象力变废为宝。同时认识到纸制品的过度包装浪费,利用这些浪费的纸张制作成新颖的工艺品,让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在“节约纸张、保护环境”活动中行动起来。调查你身边的纸写一篇小论文。通过对造纸和节纸环保知识的学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用纸情况,做到废纸分类回收,参与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浙江省教育厅联合举行的青少年用纸情况大调查,并要求每位同学写出一篇小论文。
活动开展后,同学们都纷纷上网查阅了与纸相关的资料。知道了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100立方米的水。13亿人一天会浪费多少张纸呢?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结果是触目惊心的: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每节约5000张A4的纸就等于节约1立方米木材,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如果这样算来就可少砍伐1581666棵树,“1581666”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天文数字啊!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而树木在我们人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的作用可太大了,树木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等,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树木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树木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们,因此,吴宁五校以开展“节约纸张保护环境”为教育主题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为契机,呼吁全社会的人都能参与到节约用纸的行列中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活动开展以后,同学们节约用纸的意识明显增强,现在校园再也看不见随风飞舞的废纸,各班都设立了废纸回收筐,指定了专人进行督查。为了节约用纸,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
全校共收到节约用纸的“金点子”近200条,许多家长也都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其中许多节约用纸的建议都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用纺织品手帕代替餐巾纸,就可以大大减少餐巾纸的用量;打印材料两面使用,可以节约一半的用纸量;提倡无纸化办公,能够用电脑网络传递的文件就尽量不用,比如,电子邮件、单位内部网络等,这样下来也可以节约不少纸张……变废为宝DIY纸艺创意大比拼,更是创意无限,学校收集了200多份利用废纸制作的工艺品:让人眼睛一亮的“东阳恐龙蛋”、惟妙惟肖的“奥运火炬”、古香古色的“鼎”……都是变废为宝,用废纸作原料制作而成的。同学们还用废纸制作一些日常用品:旧挂历制成的购物袋,实用价值很高;书架、矮凳子可[FS:PAGE]以折叠,使用方便得很;乌龟、蝴蝶“标本”栩栩如生……此项活动的开展,开发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经济实用性明显。
为了让孩子真实的去体验科学实践活动,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参观造纸厂,了解造纸工艺,实地查看造纸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有的家长一同陪孩子参与各项调查,共同撰写实验报告。全校有200人参与了有关“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知识竟答,150多名同学参与了社会调查,收到调查报告20多份,实验小论文70多篇。许多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纸的珍贵和节约用纸的刻不容缓。“一页纸就是一页金”、“朋友,珍惜我吧”、“小纸张大学问”“哭泣的小纸片”、“树的哭泣”,这些文章都是利用自己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写就的,真实可信,呼吁大家:举手投足间珍惜每一张纸,就等于造林一片;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就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
通过为期2个月的科学调查社会体验活动,全校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更可贵的是在科学调查社会体验活动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全校师生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作者:徐云龙)(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