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风电机组设计中的技术经济分析—风电机组技术
时间:2013-10-18  来源:节能减排网  
下午,北京国际风能暨展览会——风电机组技术。北京三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新维先生演讲:风电机组设计中的技术经济分析。以下是全文:
  
  崔新维:我先解释一下题目发出去之后感觉有点大,不是很合适,可能分析这两个字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就是八个人的一些想法和一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呢,我们看看问题的背景。第一个背景就是从国内和国外风力发电产业演变的现状来看,风电开发商已经成为风电行业当中的一个重心的位置了。这个话怎么解释呢?在国外通过30年,国内通过10多年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在早期的时候,零部件供应商是重心,因为只有有相应的零部件之后才能做整机,做了整机开发商才能去使。然后到了第二个阶段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商成为行业的重心,包括前端的零部件商,还有下游的开发商,都围绕整机来开展工作。但是到了现阶段,这个特征在中国尤其的明显,那就是说风电场的开发商是咱们风电行业的一个重心,或者是一个起引领作用的这么一个角色。所以的话,我的题目和这样一个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时间是大致的一个估算,估计,不是特别的严格,也没有经过充分的认证,大家可以简单的分享一下。
  
  从国外大概是这样的历程,在国内来看,时间历程稍微短暂一点,而且应该说是早于国外进入到第三个阶段。那么这个里头的话,什么叫重心,或者什么叫引领作用,包括风电政策的导向和难点问题的出现和研究,或者说产业规模,还有就是做成本核算,诸如此类的比较重要的问题呢,在我们的重心点上比较突出。
  
  第二风电成本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海上风电,我前面的三位都提到了海上风电。因为我这里还没有进入海上风电的领域,我就谈谈陆上风电。在这三个层面,或者三个环节当中,在早期的时候,风电产业发展早期的时候,对于成本,风电开发商是严格控制成本,整机制造商是努力的降低机组成本,零部件供应商极力寻求规模效益,因为每个环节都要赚钱,所以每个环节都有自己赚钱的规律或者约定。
  
  但是进入成熟期,应该说现在逐步逐步进入成熟期,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各个环节的诉求也有一些变化。作为开发商来说,他要做投资回报的核算,他不是说一味的成本控制越低越好,或者造价越低越好,他主要看回报,作为整机企业来看,更多的不是说一味降低机组的造价,而是提升机组的价值,围绕这个主题,我下面还有一个详细的展开。作为零部件供应上,更多的考虑零部件的品质和更多的问题。刚才我看到桌子上摆的关于这次大会的主题就是质量问题,可想而知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是有共识的。只有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了之后,我认为我们的风电产业,包括开发商,包括整机商,包括零部件供应商,才有可能去谈咱们怎么下海的问题。如果我们连陆地上的问题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我们去下海必定被淹死。
  
  第三机组对风电成本的影响。过去从一般的设计角度来说,一个机组产品,或者一个机电产品的成本,70%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但是在风电行业当中,是存在这样一个更明显的特征,更大的程度上,风电机组的成本和制造和运行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说主要有4个方面,一个是资金成本,因为建风电场,更多的要做资本运作,还有建设费用,还有机组造价,还有运维成本。这四个数据是大致的,不是很严格,因为样本并不是很充分,所以只是大概的估算,大致上是这样的比例关系。其中的话占到55%以上的前两项和机组本身关系都不是特别大,因为主要是建设和资金运作方面的。所以我后面的问题是围绕后面两项和机组关系比较密切的,占整个风电成本45%,将近50%这部分来谈。
  
  我们可以从机组这方面着手来开展工作的。我们说风电机[FS:PAGE]组面临的技术经济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就是提高发电能力,一个是降低机组造价,还有一个就是提高可靠性。那么在可靠性这块,又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减少停机时间,还有一个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可靠性和降低机组造价这块,我们把它归作为和成本有关的。
  
  这里头我就套用一个价值分析当中的公式,V等于F除C,这个公式很简单,可能很多工程师都知道。V是产品的价值,F是产品的功能,C是实现功能的成本,他们之间的取值也比较明显。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发电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电当中的功能。你这个东西再好发电的功能实现起来有问题,或者打很大的折扣,那么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不是那么很大了。但是总体来说是要提高它的价值,那么提高它的价值呢,可以在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这两方面着手。
  
  那么具体来说的话,可以做这样的概括吧,在降低机组造价,减少停机时间和减少备件消耗的时间提高发电量。我们用公式的三个因素把它做成一个表格,大概应该有这么一些可以采取的策略。把发电量和成本作为两个座标来看,发电量分4个等级,一个是大幅度提高,一个是小幅度提高,一个保持不变,还有小幅度降低,那么成本类似,也有4个层级。我们这里面1234是可以采取的策略的4个等级,也就是说最好是第一个等级的情况出现了,发电量大幅度提高,而成本大幅度降低,这是最好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比较理想,大家知道追求理想一个是不容易的,另外一个付出的代价是比较大的。所以更多的情况是2、3,或者是4。我把它定量化一些,大幅度就是提高6%及其以上,那么通常到10%就比较可观了,再10%以上也不太容易,小幅度界定在2-5保持不变就在0上下有点浮动,大概是这样的界定。
  
  我们来看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一个是叶轮直径,一个是能量转换效率,传动效率,和故障率,这里面叶轮直径和故障率影响比较大。我们先来看直径,直径影响扫列面积,我们知道风电的功率是和扫列面积成正比,也就是说和直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很多情况可以采取提高叶轮直径的方式来做。
  
  我把110米的直径做了一种基准直径,在这个基础上,每增加2米,一直增加到128,我们来看一看,就是直径的增加,扫列面积的增加,面积增量的增加,以及发电量增量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按照刚才说的大幅度,小幅度,或者基本不变的情况,只有第一种情况下基本上不变,第二到第四是小幅度增加,第五种是大幅度增加,应该追求大幅度增加。所以加大叶轮直径可以看得出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发电量。
  
  第二能量转换效率,因为风力发电机组是二次能源转换装置,先把风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再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这里面有两大部件起核心作用。我们通过已有风力发电机组的数据可以知道,叶轮转换的效率是用CP值度量的,发电机的效率假设用埃塔(音译)度量,还可能碰到CP值和埃塔值,更多的情况大概在中间带颜色的三个范围之间,两端是不太常见,或者达不到。太低了,价值很低,太高了,追求不到。综合起来是在0.423-0.495之间。最小的到最大的相对增量是17%。
  
  一味的增大CP值受到载荷的制约,因为我们知道CP值越大,可能由于叶轮工作起来,载荷越来越大,机体影响也越大。发电机的材料和用量,这是造价的制约。你希望发电机效率比较高,你用的材料,尤其是贵重材料也比较多一些,用的材料品质也比较好一些,所以这个是有制约的,不是一味的越大越好。
  
  传统效率分有齿轮箱和没齿轮箱两组,这个相差有3%左右潜力也不是特别大。第四个是故障来源,我用2012年发布的年度报告,上面有各个部件故障率的统计,统计的结果,我把它归纳到下面的表格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变桨系统,变流器的故障率占[FS:PAGE]到整个其他所有部件故障率的34%,停机时间占到了41%,这是比较大的。第二层面就是偏航系统,发电机,开关柜。第三层面是传感器,通讯,控制器。我们可以看到,123这三个方面,都是我们通常在风电机组整机当中所说的电控系统。因此就可以见得电控系统目前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包括故障率,包括停机时间当中所占的比例接近了80%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另外456还有其他的统计,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少了。这里面给我们一个启示,先不说更换部件,就说停机时间来说,它对发电量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影响成本的因素,一个是机组造价,一个是故障率。故障率影响发电量停机了,另外一方面,要做恢复需要消费人力,要更换备件需要消耗备件。关于造价我们可以发现,同容量同型号的各种机组,包括各种技术路线的机组,造价实际上是相差无几的,这是现在陆地上广泛采用的机组。所谓相差无几,我估计大概是5%以内,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就是说谁说谁的机组特别便宜,或者特别贵的话,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主要的差距来自于,主要是造价,来自于机组的生产批量,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只有几台机组,或者说一两个风电场运行业绩的整机厂家,他们日子很难,因为他们业绩太少,还有零部件的质量要求。我们作为整机企业,对零部件要求越高,他花的代价越高,他的成本越高。如果我们要求他有一个很低的价格的话,那么他就会降低质量,还有零部件的国产化程度,因为同样的东西是有区别的,还有一些奇特的技术,还有贵重的稀有材料的使用情况,是这样的东西,决定一个机组的造价。
  
  还有就是关于备件的消耗,高的故障率,带来过度的备件消耗。有一个基本的数据就是,国内目前的平均水平,100个风电场的备件消耗约至少为25000万元这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迫使开发商延长质保期,因为没有办法承受这种消耗,同时也使得制造商的利润降低,因为他有大部分的钱都去做质保了。
  
  现在从提高可靠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来分析一下,根据前面的分析,故障率在提高发电量和降低成本,都有影响,那么故障率和可靠性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可靠性的问题提出来,它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一方面提高发电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风电机组的价值,对于海上机组来说,作为首要要求提出来的,因为它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家我们说,现在介于咱们国内陆地机组的状况,该把可靠性这样的指标或者这样一个约束,作为陆地风电机组的第一要求提出来的时候了,否则的话,我们可能会给后面再开发的陆地机组,以及未来要开发的海上机组,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我做过一个比较,我们要把122和133两个叶轮直径做了比较之后,发电量的增长情况和提高可靠性和提高发电机的效率,对发电收益的增量做了一个比较,合计对一个单台机组来说,我指的是用一个多兆瓦的机组做的比较,大约是47.5万,一年额外的收益,对于风电场来说,每年多出来的收益是760多万元,20年当中就是1.52亿。1.52亿就是一个5万千瓦风电场总造价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到,就是说它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把叶轮直径选的大一点呢?谁规定的2MW的叶轮直径是100米,而不是120米。叶轮直径取到最大的时候,它的发电量是最好的,同时带来整机的制造成本也不是那么高,综合起来是最优的,这是目前应该采取的一种策略,而不是说一味的有什么样的叶片,我就用这个叶片做发电机组。以至于很多整机,等到发现有更大的叶轮直径和叶片长度的时候,整机承受不住这样的叶片,因此没有办法享受发电量的实惠,这个给咱们行业做叶片提出非常艰巨的业务。做叶片的任重道远,同时和整机密切合作,提高综合性。叶轮直径可以做大,实际上我们可以反思一下,现在一种容[FS:PAGE]量,同样的容量的机器,可能比几年前的叶轮直径大得多。
  
  其他还有一些可行的措施,我就不多讲了。包括全面分析叶片和整机的发电量与成本关系。这个关系作为我们来说,也得出来一些结论,但是这个地方就不便多说了。为特定风电场做定制设计,这个时候开发商觉得是划算的,他们宁愿在整机上面多投入成本,采购价可以高一些,他最后算他的帐划算就行了。还有就是采取最具技术经济性的技术方案,这个技术方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在整机方面,包括在零部件。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