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旧物改造 |
|
不久前,笔者来到山东省桓台县荆家镇姬桥村村民王立红的家中,她正在家中利用废旧报纸加工制作工艺品。只见她将废旧报纸搓成细纸筒,然后将细纸筒首尾相接,裱在草编储物箱的四周和底部,最后在储物箱内侧裱上衬里,一件工艺品就制作完成了。“别看这小小的箱子,全部都是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呢,这类工艺品在国外可是非常受欢迎的。这也是俺致富的法宝啊,说起来这还多亏了桓台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帮忙啊”。王立红感慨地说。
几年前,王立红还只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依靠种地为生。后来,她听说博兴县一家工艺品厂招收“放活人”,王立红也想试一试,做点自己的小事业,但“放活人”需要先购进一定数量的原材料,才能进行加工,这让王立红为了难,和工艺品厂签合同再加上第一次进货差不多需要两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王立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桓台农信联社。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在了解了情况后,决定向其发放两万元的贷款。如今。王立红不仅自己加工制作工艺品外,还将原材料分发给附近村的30余名村民一起加工制作,带领她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年收入能达到几万元。
通过与王立红的多次接触中,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王立红还会钩花。于是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就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帮她联系了桓台县工艺品厂。王立红又与桓台县工艺品厂签订了代理合同,由桓台县工艺品厂负责提供样品和所需材料,王立红加工完成后的成品,再由桓台县工艺品厂负责回收。现在,王立红又逐渐带动了周边的妇女劳动力从事钩花手工活,使她们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钱。最多的时候人数曾经达到200余人,年加工货值达到40余万元。(作者:郭强)(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