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三阳开泰”到底什么意思?
时间:2015-2-20  来源:光明网  

  三羊开泰,应当写作“三阳开泰”,这个词的来源,是出自被誉为“群经之首”、被誉为“大道之源”的儒家经典《周易》。
  
  《周易》中有六十四卦,因而被很多人看作是打卦算命的占卜之学,其实这六十四个卦象,确切说,更是代表了人生中、天地间的六十四种状态,不同的卦象是在以不同的状态分析,以循环变易的思想道理,带给人们一些参考、警醒、启迪。与其说《周易》是一本神秘的卦书,不如说《周易》是一种哲学的智慧。
  
  《周易》中每一种卦象,都由六个阳爻或阴爻组成,阳爻是平直的符号“—”,是属阳刚的,阴爻是中间断开的符号“--”,是属阴柔的。由下到上、从第一爻到第六爻,排列组合出了一个卦象。
  
  比如说,复卦,它的排列组合就是这样:
  
  这个卦象,第一爻是阳爻,从第二爻到第六爻都是阴爻。复卦,代表的是农历十一月。
  
  农历十一月里的冬至,是天地从极阴开始走向阳气渐生的一个转折点,所以复卦这个阴阳爻的组合方式就非常形象了:复卦在大地的位置上只有一个阳爻,表示此时就是一种“冬至一阳生”的状态。
  
  而在十一月冬至之前、代表十月的坤卦,就正是六爻全阴。那么复卦的一爻转阳,就如同是从大地的沉睡中,一缕阳气乍现,一阳复始。
  
  从冬至开始,大自然虽然还以阴为主,却有阳气开始萌发,所以也称“冬至一阳来复”。复卦,就代表了阳气潜藏而跃跃欲试的十一月。
  
  再来看代表十二月的临卦,卦象如下:
  
  临卦的第二爻由阴爻变成了阳爻,比之仅有一爻为阳的复卦,在这个卦象中,明显可看到大地上的阳气又多了一些,比之阴极转阳的冬至又前进了一步。
  
  阳气再生长、春天再勃发,就到了正月春节,所以在卦象里代表着农历一月的就是泰卦,如下所示:
  
  阳爻有三、阴爻有三,阴阳平衡,交泰通达。
  
  三个阳爻代表乾,也就是天,三个阴爻代表坤,也就是地。
  
  还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词叫“否极泰来”,由此可知,既然“泰”是吉祥安康的意思,那么作为“泰”的反义词,“否”便是不好的意思。而这个“否”和“泰”的吉凶区别,也来源于《周易》里的卦象:
  
  泰卦的卦象,是地在上、天在下,也就是坤在上、乾在下;否卦的卦象,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乾在上、坤在下。
  
  为什么泰卦好、否卦不好呢?因为天的属性是往上走的、地的属性是向下沉的,否卦的乾在上坤在下、天在上地在下,就是让天地距离越来越远,没有交融,不符合《周易》的“易”思想,缺乏交易、变易;而泰卦的乾在下坤在上、天在下地在上,能在阳气上升、阴气下沉的过程中,使天地相交、使乾坤相合、使阴阳交泰。
  
  泰卦里的阴爻和阳爻数量分别为三,所以在这样的状态里,既有当下阴阳双方的平衡态势,又有即将交汇融合的变易局势,这就是“泰”,既阴阳平衡、又顺畅沟通,吉利亨达。
  
  泰卦,是卦象从代表十一月的复卦(只有一个阳爻)、经由代表十二月的临卦(有两个阳爻)、发展到具有三个阳爻而且阳下阴上的阴阳交泰的卦象,开始了一年的新春正月,开始了天地和美、万物生发的鸿泰景象。
  
  泰卦由三个阳爻生发出来,代表着和泰初始的正月,所以,在新春佳节,用“三阳开泰”这个词语送出祝福,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既古雅美好,又正合时宜。——故而,不是只有在羊年才能说“三阳开泰”!
  
  我们有时候把“三阳开泰”故意写作“三羊开泰”,是为了借助生肖羊年博个吉利口彩,也算情有可原,因为在古代还常常把“吉祥”写作“吉羊”——“羊”就是古人心中最美的“祥”,“羊”就是中国文化里最初的“祥”。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探索“储能+未来技术”零碳产业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