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潘贤掌:政府应提供安全舒适低碳出行环境
时间:2012-11-23    
以下为演讲实录:
  
  潘贤掌: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山西省的长治市,长治位于太行山脉和河南、河北交界地,总共有13960平方公里,13个县市区,335万的人口。去年GDP达到1218亿,今年能够达到1300亿,1500亿左右。财政收入去年达到255亿,今年达到300亿左右,今年城镇居民收入达到2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7000多元,今年达到8000多元,在山西属于经济第二位的地方。长治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的园林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内陆城市,特别给大家汇报的是,去年刚评上国家农林城市,这在北方不多。长治是农林之都,神话故事非常有名,比如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等故事都发生在我们这个地方,另外城市里面有几百公里的大峡谷,这个峡谷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漂亮。东边有国家森林公园,西边有国家湿地公园,这是美丽的地方,欢迎大家到长治观光考察。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今天参加论坛的,绿色出行的,坐公交车来的,骑自行车来的,走路来的请举手一下,寥寥无几。今天高级记者王军同志说骑车来的,请问酒店有没有拦住你?还好没有。可能酒店没有专门停自行车的地方,公共绿色出行难题很大。
  
  在讲三个观点之前,先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相信大家碰到,送小孩上学这个问题。我也是比较坚持,或者说自己鼓励绿色出行,送小孩子上学的时候,经常开车去送,送了差不多15分钟,步行20分钟,差5分钟,离家不算远,能不能送小孩步行上学?我自己试过。但是送小孩过红绿灯的时候,等的时间长,汽车呼呼过,感觉过马路的时候很紧张。第二个,在人行道上走,中间隔离带小,污染非常严重,汽车尾气走20分钟,身体污染坏了。另外,人行道被汽车占用了,喇叭响个不停,一点都不安心,最后还是走边,车道让给机动车道。步行上学,刚才有一个专家讲,步行实际上太不安心,太不放心,太不舒服,如果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能坐车、开车送小孩子,还是应该开车送小孩。
  
  第二个例子,北京骑自行车,我们昨天上课的时候,国家环保部的一位领导给我们上课,他们的同事,他们大力倡导骑自行车出行,但是在北京太不安全了。
  
  第三个例子,我在北京两年前,坐公交车、坐地铁,刚好在西直门那边坐的时候,坐地铁被压的受不了,你说舒服吗?不舒服。所以这些例子,看看出以人为本,绿色出行和现实多少的悲哀。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也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这个时候,绿色出行、绿色交通,我们的政府能够下更大的决心,做更大的努力,让我们这种绿色出行,绿色交通能够更早的得到实现。
  
  我讲的观点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案例。
  
  第一个观点是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做一个低碳的人。倡导绿色出行,做一个低碳的人,单纯讲以人为本,这是片面的,目前小汽车的发展,公路大规模建设,都是由什么引起的?也是以人为本联系的,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小汽车,通过小汽车出行,跟骑自行车出行,跟走路出行,跟坐地铁出行,当然小汽车速度更快,更加安全、更加舒心、更加舒适。这里就是满足大家的提出下,才导致目前交通的状况,这是以人为本的原因,只不过是以有汽车的,而不是广大没有汽车的人。汽车交通上不合适,关键倡导我们做一个绿色出行,做一个低碳的人感觉到自豪,感觉为地球环境、为中国的环境,为整个生态和中国建设很光荣的事情,是主动的行为,即使坐公交车不舒服一点,即使走路有一点问题,但是心里甘愿。这样子才能够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做一个低碳的人,而且我们国家的国情定了,大规模城市化过程当中,要大量的鼓励或者说采取一些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鼓励汽车出行、绿色出行,做低碳人。
  
  第二个观[FS:PAGE]点,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全面建设好一个安全、安心、舒适的绿色出行系统。我们强调绿色出行,鼓励大家做低碳的人,关键政府有责任要建设一个让我们大家低碳人能够安心、能够安全舒适,不然就无从谈起。硬件设施建设,当然轨道交通是一个最经济的办法,目前我们发展鼓励轨道交通,刚才也在说慢慢审批,我觉得一个城市让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办法都是可行的办法。
  
  另外一个是公共交通,自行车专用道、行人道必须跟机动车道能够严格的分开,有点绿色带分开,如果没有是不安全的,是不舒服的。软件方面培养低碳生态的意识,特别在城市交通管理当中,比如说红绿灯有一个研究,70秒之内行人走就比较舒服。
  
  第三个观点,绿色出行,规划先行。做城市规划的时候,我现在接触大量的规划,在规划的过程当中,有研究交通,但是对公共交通,对绿色现行这样规划,实际上没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产业规划跟绿色出行规划提前做到城市规模里面,甚至在城市规模里面,给更多的关注才有可能,不然这样的规划是不可能的。
  
  另外,大力推行TOD模式,地铁枢纽、公交枢纽旁边就是吃喝玩乐都有,不要走那么远地方都有,要开小车的只能再远一点,大力推行TOD模式。
  
  最后,用经济的办法才能够解决。拥有汽车的人,速度更快了,肯定更舒适、更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做低碳人?一个是主观上面,另外客观上面就是让坐小汽车的人,能够付出更高的成本,把我们出行,不管采取哪种交通工具出行,外在成本必须内在化,价格显现出来,拥有汽车必须有费用,过繁华系统必须有交通费,可以拥有汽车,但是使用过程中负担高昂的代价。他在享受舒适、安全的情况下,更快捷的情况下,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
  
  另外,比如说汽车大量淘汰,下汽车不能用,政府赎买方式,小汽车不用的赎买回来,再放到郊区去,这是完全可行的。
  
  最后讲一个案例,绿色出行,小汽车路权之争。我们长治市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支持下,争取到世界银行[微博]可持续发展交通项目。在这个项目过程当中,原来是四条两车道,但是旁边的非机动车道比较宽敞,6米,还有人行道,设计非常科学。但是在这个方案论证过程当中,在两车道的同时,要专门拿出一条专用的公交车道,小汽车只一条车道,在这个方案的论证中很难通过,大量拥有小汽车的人,都是比较有财富的人,也是呼声比较高的人,有影响力的人,这时候只保证行人,不保证小汽车也是不现实的,这时候专用公交车道形同虚设。不减少非机动车道,大量保证自行车道前提下,拓宽道路,两个机动车道,博弈才能够平衡。
  
  最后,再次欢迎大家到长治观光考察,我们竭诚欢迎大家,谢谢!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更多绿色动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1
广州加快打造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科普行动
宛城检察节能降耗提升办案质效
云南省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