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分析建筑节能领域发展趋势
时间:2013-9-4  来源:筑龙网  
建筑行业是社会三大能源消耗行业之一,如何推进节能建筑,实现生态城市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建筑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10年前,我国建立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2011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已经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比例高达95.5%。10年间,节能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每年都要推进的强制性工作。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只占全国城市居住面积的10%,但建筑能耗却占到40%以上。我国建筑每年在使用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和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
  
  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建筑数量大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建筑面积接近20亿平方米,这些新增的建筑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耗能已起过5亿吨标准煤。如果用这些煤来发电,将能够产生出约15000亿千瓦时的电,是2011年三峡发电站的19倍。
  
  仅仅是建成之后使用过程的能耗就如果之大,再加上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最近十几年来,整个建筑行业的能耗增长非常快,而且都涉及民生。在20年前,普通家庭夏天也就是用电风扇,但现在很多家庭都用空调,而且使用时间大幅度增加。在北方,现在冬天和夏季的能耗已经基本持平,而在20年前,建筑的能耗主要还是冬天的取暖。
  
  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两个数字也在跳跃式的增长。到2011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的强制性标准比例已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达到95.5%。
  
  在专家眼中没有绝对的节能建筑,五年前的节能建筑到了现在可能就称不上节能了。
  
  从我国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发展来看,经历了节能30%,节能50%,节能65%三个阶段。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目前,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的标准已经达到100%,已经可以向节能65%的标准推进。但在一些专家眼中,目前我国大规模推进节能65%设计标准遇到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大。仅重庆,上海等地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别的城市没有颁布标准。
  
  不仅是设计标准的提高遇到了困境,在现有的节能标准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建筑节能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设计节能,但在施工阶段却做的不够好,监督也不够,导致建好的建筑和设计偏离。
  
  在我国,建筑节能是政府在强推,缺少相关的政策引导,带来了一些问题,有时既达不到节能效果,还带来了很多隐患。建筑的外保温材料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项。而在国外,早就已经不允许将易燃的材料用作建筑外保温,但是在我国,好的外保温材料不能形成有效地供应,导致目前还有易燃外保温材料在建筑中使用。
  
  我国在推进建筑节能的过程中,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着不同的政策待遇,导致了大量房地产开发商对建筑节能缺少积极性。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大部分是由政府出的,而新建建筑却没有这项补贴,需要消费者买单。这样一来,开发商就会觉得增加了成本,还需要面对市场风险,几乎没有积极性。早在2003年之前,做节能项目曾经也有补贴,当时有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如果是节能建筑,就可以免掉这个税,但后来这个税种取消了,节能建筑和不节能建筑成本是一样的了。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济南市天桥区开展低碳宣传活动
科普行动
饮料瓶“撕标签”掀起低碳风潮
济南市天桥区开展低碳宣传活动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