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知识库 |
|
七夕的由来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你们的爱情“低碳”了吗?
“低碳爱情”指的是高效低耗的爱情,并不是“苦行”,而是一种有趣而环保的新爱情观。“低碳爱情”并非只指单纯的刻意节俭,相对于过往更低碳的生活方式也是“低碳爱情”的一种表现。从这个角度思考“低碳爱情”既符合东方人的特征,又符合西方人的哲学要求。
减少攀比
不开小车,骑着单车去约会攀比所带来的消耗绝对是高碳的。这里说的攀比,既指与身边同类人的对比,也指爱人之间的较力与竞争。比如女朋友的老公或是男朋友给女朋友买了名牌包包,那么也要求自己的老公或男朋友给自己买名牌包包,不想落于人后,要是要求得不到满足,心里便觉得“我的爱人比别人的差”。
而男女之间的攀比,则有点可乐。婚恋顾问胡展鸿说,他曾看到一些恋人之间会互相比工资,“他们觉得两个人之间,谁的工资高谁就有话语权,以此来获得两人相处时的优越感。”殊不知,这样的攀比更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减少一次性的爱情
实现低碳生活,所以我们号召减少一次性——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的购物袋……爱情关系中,亦要减少一次性。繁忙的现代社会,好好谈一场恋爱成为了一种奢侈,于是,一次激情的邂逅,一时寂寞的相依偎,成就了一段段一次性的爱情。然而这既是对爱情的伤害,更会导致高碳排放。据调查,失恋中的男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男性会更多地抽烟酗酒,女性则常常会选择疯狂购物;如果婚姻中的双方幸福感不够高,也会倾向于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为方式。所以,减少一次性的爱情,让我们的爱情更理智,更环保,也更长久。
减少假浪漫
别送玫瑰,送个环保购物袋爱情减排的最直接问题是“浪漫是否等于浪费”。爱情消费当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注入到制造浪漫之中,而制造浪漫的成本很多都是非常规的,比如烛光晚餐,比如开着私家车到山顶兜风,到海边看星。又比如用蜡烛砌成一些图案,用鲜花传递心意。这些消费都是一次性的,所使用的物品在达到浪漫的目的后就成为城市的垃圾,但这些都被赋予了浪漫的情怀,女性都会被这些浪费的行[FS:PAGE]为所感动。一个能为你干傻事的男性被视为是一个在乎你的人。但这种所谓浪漫的爱情手法其实就是高排放的行为。
减少个人伪装
爱情减排污染的最大行为是重复着“伪装、追求、热恋、了解、毕露、分手”的过程。人善于伪装自己来迷惑其他人。爱情的伪装就是为了让对方先接受一个伪装的自己,再通过努力让对方接受一个本源的自己。找有钱人所得到的安全感是比较足够的,因为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安全顾虑会更少。
一起看电影,不如共植爱情树。不少人充富豪来博取心仪的异性青睐,希望以金钱攻势来攻陷对方的心理防线。这些伪装其实没有硬实力来支撑,是通过透支甚至以短期行为来欺骗对方。伪装性格,伪装人品等都会产生类似的结果。包装纸不环保,人的包装更加不环保。
七夕节,你做到“低碳环保”了吗?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