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减排设备 |
|
近几年冷凝器在运行中频繁发生漏泄,仅2005-2006年间就发生13次漏泄,其中冷凝器胀力弯漏泄7次、冷凝器端头漏泄6次,经常发生漏泄的部位多数在冷凝器与集水包之间的胀力弯插座焊口及端部联箱插座焊口,主要是裂纹或沙眼。
冷凝器漏泄的原因分析漏泄的主要原因是焊口裂纹,焊口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其结构造成的。冷凝器和集水包之间是由8根U型弯连接的,根据公式L=Lt可知,上部的冷凝器和下部的集水包因锅炉负荷变化造成内部汽水流量及温度发生变化,使冷凝器和集水包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连接的胀力弯插座焊口产生了交变应力;同时冷凝器联箱径向位移有一定限制,由于存在温度变化,轴向产生位移,使端部管插座产生交变应力。因材料内部有夹杂物、表面划痕或结构形状引起应力集中而导致产生微裂纹,随着应力循环次数增加造成裂纹扩展,应力循环达到一定次数后,致使零件不能承受其载荷而造成突然破坏。胀力弯插座焊口及断头插座焊口在长期的交变应力作用下,极易产生裂纹漏泄。
改造措施及建议对于冷凝器经常发生漏泄,对运行中的锅炉采用带压堵漏措施,对焊口进行补焊,并在大小修中对焊口进行检查及补焊,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漏泄问题。在冷凝器漏泄进行带压堵漏时,存在不安全因素,漏泄较严重时还需要停炉处理,造成不必要的启停炉。近几年,由于给水处理技术的提高,锅炉给水品质达到了标准,完全可以作为锅炉减温水使用,因此建议将冷凝器取消,简化减温水系统,改用锅炉给水直接作为减温水。
简化后减温水系统将大汽包至冷凝器入口管路从甲、乙两侧断开,接到面式减温器,即大汽包内的饱和蒸汽全部通向面式减温器,而不通过冷凝器;集水包出口减温水管路从集水包侧断开,拆除;拆除14号门后去冷凝器管路;给水管路水直接引入喷水减温水管路,即14号门通过节流孔板接到15号门,经16、17号门进入过热器中间联箱的喷水减温器内;1-9号炉冷凝器、集水包割掉拆除;因减温水16号调整门漏量大,不能满调整的需要,需更换改型,调整门参数。
结束语通过对自制冷凝水减温系统的改造,取消冷凝器及集水包,由给水直接引入喷水减温器,简化了减温水系统,避免了因处理冷凝器频繁漏泄所造成减负荷或停炉带来的经济损失及维护抢修中的不安全因素,将极大地提高减温水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