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低碳时代”下的供暖模式——地源热泵
时间:2011-10-8  来源:节能减排网  
供暖是当前社会上最大的民生问题,寒冷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对于城市边缘地区和农村来说,即便是安装了城市供暖管网,由于供暖距离所造成的能源损耗也是相当巨大的。那么,如何探寻一种“低碳时代”下的供暖模式呢?委员刘春堂建议,采用地源热泵,循环使用相对恒温的地下水这种“绿色空调”来采暖,以此实现节能减排。
  调查:供热管道热损失严重
  热损严重,造成浪费。刘春堂告诉记者,供暖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那些小锅炉供暖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楼道存在很多问题,供热管道热损失严重。”,刘春堂通过调查发现,弃管小区和老房子的楼道,有的窗户不全,有的是木头的楼道门,有的甚至没有楼道门,由于很多供暖管道裸露在外面,造成热还没有进入居民家,就从楼道里损失了很大一部分。
  优势:地热采暖无污染
  “这个‘地热’,其实就是地源热泵采暖。”刘春堂说,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学校、医院等建筑物。“地热”采暖的一大好处就是环保,没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无污染。目前,“地热”采暖在北京等地已有尝试,效果不错。
  现状:地热在农村发展并不理想
  “地源热泵技术因其绿色环保、节能清洁、控制设备简单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实际上,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十分不理想。”刘春堂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基本上完成由初级能源向商品能源的转化。
  刘春堂在调查中发现,北京周边农村家庭平均年用煤2.9吨,用电920kW/h,液化气3~4罐。在家庭总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4%,电力占13%,液化气占8%,秸秆等生物质能源仅占5%。农村居民家庭能源消费2.9吨煤中用于采暖的达到2.3吨,比例接近80%。按照热量折算,家庭能源消费中的60%左右用于冬季采暖,78%的家庭认为采暖负担重。大连周边农村的能源消费情况和北京情况基本一样。
  针对地热在农村推广中所遇到的问题,刘春堂说,主要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较高,单体型住宅单平方米造价通常都在350~400元左右,集中型楼房住宅单平方米造价通常都在150~200元左右,造成了农村居民使用不起的局面;同时,农村建筑物的保温措施普遍不好,造成热损失较大,继而造成采暖负荷大和运行费用的偏高;此外,由于目前水、地源热泵系统大都用于公共建筑当中,因而系统的使用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而当普通居民家庭使用,尤其是农村家庭使用时,难免会造成使用操作上的失误,严重时会导致系统的损坏。
  建议:按供热面积给予居民补助
  刘春堂告诉记者,要解决问题,就应该成立专业机构或责成专业部门对在我市农村及城市边缘地区推行地能源技术进行统一规划研究,拿出实施计划、方案和政策。或拿出一定的区域、地块进行示范;对在城市边缘地区开发项目或农村宅基地改造项目中使用地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单位,给予地价、配套方面的优惠;同时居民采暖费不变;对我市农村在宅基地和温室大棚使用地源热泵的农户,按投入金额或供热面积比照家电下乡政策,给予一定的补助。
  此外,由于农村用户采暖使用的时段大都在夜间,因此,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考虑出台给予农村用户以和城市用电采暖用户一样的峰谷电价政策。并对实施地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设计、经销、施工单位给予相应的优惠和鼓励政策。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更多绿色动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1
广州加快打造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科普行动
宛城检察节能降耗提升办案质效
云南省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