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专家: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
时间:2011-12-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依然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2012年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之一。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其中的关键词之一。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在节能减排方面,提出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之外,更加强调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分析人士对此指出,这一政策基调的提出有助于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的节能环保产业及早走出靠政策主导的老路,诸如合同能源管理、大气污染物、污水排放交易等市场规则的引入将为产业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节能减排亟需内生动力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此前曾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6%,与全年下降3.5%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而今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因此,今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存在难以完成的风险。这已不是政策层面第一次发出全年节能减排目标难完成的预警。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相关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今年节能减排领域政策的出台密集度前所未有,但仍收效有限,其原因就在于单纯强调政策主导,而忽视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参与,节能减排缺乏内生动力。
  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的表述不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之外,更加强调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上述专家对此指出,表述的变化凸显政府更加重视市场机制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而这是挖掘内生动力最佳途径之一。
  “过去各地政府为冲刺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的非正常之举是拉闸限电,这种不可持续的做法必须改变。”专家表示,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应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另一方面应该逐步挖掘节能减排的市场效益,让企业和政府等参与主体看到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协会专家孙小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种经济效益可以集中通过合同能源管理(EMC)来实现。通过健全的节能量统计和审计环节,进行节能改造的企事业单位能够看到量化的节能效果,并且还能获得政府的节能补贴和奖励。
  据孙小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上报到国家发改委的EMC节能改造项目已达769个,涉及上百亿元投资,共获得中央财政奖励4.97亿元。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市场抓手,到2015年末,这一领域的产值有望达1500亿元。
  建议推广排污交易制度
  今年中央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这也成为推进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据了解,目前,国内污水、大气等重点污染治理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完成,治理污染的投资主要来自财政投入。以污水处理为例,治理投资主要来自于工业企业缴纳的排污费,以及城市居民水价中提取的污水处理费。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专委会秘书长赵家廉表示,污水处理费每年的收取规模根本不足以妥善治理水污染现状的需求。为此,政策上设想以提高水价的方式连带提高污水处理费收取额度,但同电价上涨类似,这一措施同样受制于国内CPI变动,且提高空间十分有限。
  赵家廉表示,从长远来看,建立污水排放交易制度或是污水处理行业摆脱政府投资单向依赖,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最佳选择。据他介绍,排污权交易制度此前曾在国内进行过一系列试点,由于过去节能环保未受足够重视,这项措施未进行全国推广。而近两年,国内已有一些地区进行了重新尝试。如湖南省株洲市最近便出台政策,在排污总量控制总体目标下,要求企业必须按照核定指标排污,不足部分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购买排放指标。
  赵家廉指出,这一制度一方面能加强一个地区排污总量控制,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排污权交易调动企业积极性,同时让一些企业依靠交易获得额外收益,未来应大力推广[FS:PAGE]。
  事实上,有关部门已开始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环保部获悉,环保部目前正在起草制定诸如《火电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与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主要水污染额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技术指南》等文件,未来将陆续发布实施。(记者:郭力方)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更多绿色动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1
广州加快打造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科普行动
宛城检察节能降耗提升办案质效
云南省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