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建筑行业 |
|
建筑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没有使用中央空调设备,在室外高温的情况下,室内仍然凉爽无比。奥秘就是,整栋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环保设计和环保装置。
18日,全国首家纺织品环保建筑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板芙。基地多栋采用环保设计的建筑,引得嘉宾关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市政协副主席吴月霞参加了相关活动。
环保:不装中央空调也凉爽
这家纺织品环保建筑产业基地,是由香港时装“巨头”思宏集团投资兴建的,这里将成为其中国新总部和产业基地。思宏集团称,整个基地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1.8亿元。
引人关注的是,超过1.8亿的投资中,基地建筑的花费占了绝大部分。基地建筑总设计师王滔介绍,这是因为很多建筑采用了环保设计理念和环保设备的缘故。王滔所说的环保设计理念,在基地的办公大楼有着直接体现。这座建筑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大楼,竟然没有安装任何空调设备,但仍能在高温天气下保持室内凉爽。
王滔解释说,这是因为整栋大楼采用了纵深设计,可以保持室内的通风凉爽。而且,室内还有多个小窗口连接着另外两栋大楼的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其他中央空调交换出来的气体也是冷的,通常被当做废气排出,但其实是可以再利用的。”此外,建筑物外墙还覆盖上了可以隔热的可再生木百叶。
而整个基地也采用了大量环保设备,如可循环水系统、水蓄冷中央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既环保又节能。”
现状:中山环保建筑不到10%
除了是基地的总设计师,王滔还是中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委员。他介绍说,目前整个中山的环保建筑不到总建筑的10%。
“这跟很多企业和单位只追求短期利益的观念有很大关系。”王滔说,在目前的条件下,环保建筑的成本比一座普通建筑的成本至少高出50%,但要想收回成本却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投入较大,但回报时间却比较长,很多追求短期回报的单位肯定不愿建造环保建筑。”
而环保建筑配套产品没有形成产业化和标准化,也成为一大难题。王滔介绍说,基地在安装可再生木百叶时反复了10多次,“就是因为产品没有形成标准化。”目前,很多环保产品的价格依然很高,“如果都去生产,形成产业化,价格才会降下来。”
王滔表示,尽管回报时间比较长,但从长远利益讲,环保建筑将会产生不小的利益,“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企业其实也应该担负起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