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行业分析 |
|
未来企业将面临多方面改善环境的压力,企业的竞争不单表现在商品价格、质量以及供货速度上,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将成为压倒市场竞争的最后一根稻草,上下游企业之间将形成一条“绿色的供应链”。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转到了绿色经济上。中国同样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任务,“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后,中国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跨国企业通过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提高环保方面的表现,正好为中国商业探索“绿化”之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
跨国企业的绿色供应链战略
绿色供应链是指供应商和购买商在整个价值链过程中,包括在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制造过程、运输货物和回收及处理废旧产品过程中,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沃尔玛可持续发展有三大目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零浪费,出售对环境和自然资源无害的产品。”沃尔玛采购部区域经理吴海琳在谈及沃尔玛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时说,“我们不再会向环境表现糟糕的企业购买货物,要成为沃尔玛的供应商,中国公司必须提供遵守中国环境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证明。此外沃尔玛还会据一些特定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审核。”
据GE北亚区环境、健康与安全法律顾问潘高翔介绍,GE有一个专门的SRG项目,制订了供应商的审核标准,结合了中国环境健康安全法规要求的审核清单。“从法律角度来讲,在签合同之前,如果你不能通过我们的审核,你没法进入签合同的环节,那就是没法跟GE做业务,这个流程在GE非常明确。”潘高翔说,“我们对供应商的审核是放在审核供应商成本,或者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之前。”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环境保护不仅仅为了应对来自政府或公众的压力,而是承担起企业应有的责任。3M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和政府市场高级经理杨大昕认为,“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你要获得长期的成功,你要打造一个百年老店,一定要有特别的地方,也一定要具有企业道德才可以。”
未来企业竞争更加注重环境表现
传统的供应链一般考虑的是,成本、质量、可靠性。简单的说,供应链基本上是发生在两个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而绿色供应链是把环保标准融入到采购标准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于环境友好型商品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对于企业的环境要求加强,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多环境责任。
《绿化中国的供应链:在华供应商改进环境表现的实践经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由于认识到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形成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领导人正在将环境管理融入核心公司战略之中。有一个因素是市场的需求,现在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期望通过对环境友好型产品来抓住这一市场机遇。波士顿咨询集团一项调查的结果,多数消费者认为对公司而言环保是重要或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跨国公司为什么做绿色供应链,因为他知道未来有一个市场的机会。
同时,政府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干预,通过商业机制强化对中国制造商的环境监管。一方面通过相关部门,对“双高”企业,比如钢铁、水泥以及采矿业,采取取消税收激励政策、限制出口,增收一些费用等措施。另一方面,通过银行执行绿色信贷计划,不向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发放贷款,促使这些企业去注重环境保护。
除了政府干预之外,公众的压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报告称,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正积极对中国供应商的环境表现进行监督。2007年3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20家环保组织共同发起了绿色选择倡议,并据此开发了绿色选择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和跨国买家合作,对它们的中国供应商的环境表现进行独立跟踪调查,并敦促其采取改正行为、公开企业信息。截至2010年9月,在公众压力和商业压力下,超过[FS:PAGE]290家违反环境法规的企业采取整改措施,并向公众披露其环境表现记录。
“全球市场的发展正在要求中国企业改善其环境表现,那些重视环境表现的供应商将比对手们更具备竞争优势。”世界资源研究所顾问张智康称。许多跨国公司将环境表现作为它们挑选中国供应商的评分体系的一部分,尽管商品价格、质量以及送货时间仍然是关键的选择标准,但环境表现也是决定供货商是否能赢得订单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企业的“绿色”危机或挑战
“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失去生意。”张智康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也是全球主要出口国—中国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10%——因此跨国企业绿色供应链战略对其影响十分显著。不能达到绿色供应链所规定的企业环境表现标准的中国供应商,也许无法和这些跨国企业继续做生意。
由于中国接触绿色供应链理念时间较短,中国供应商不论是理念、资金和技术都比较欠缺,许多供应商本身“生存条件”就不好,更难有投身“绿色”的余力。但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最大障碍,既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缺乏动力机制。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宽松的执法及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令许多污染企业无视自己对环境的影响,宁愿缴纳罚款也不采取必要的改正措施。
报告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国的经济社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这一系列代价是我们长期不能承受的。同时,环境对经济竞争影响很大,包括运营的成本、能源的价格等,对于企业而言,减少污染有助于避免价格成本的风险。
报告同时指出,在华供应商面临充满挑战的未来:除了要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他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为他们的顾客生产出环保的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绿化他们的供应链,在华供应商必须找到途径满足这些需求,否则就会因失去主要的买家而面临破产的风险。尽管改善环境表现存在重重障碍,中国的公司需要将这一挑战转化为机遇、从而使自己更有效率、更具竞争力。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