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助力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 我国核能供汽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11-25  来源:人民网  
  我国核能供汽取得新进展。海南核电“和气一号”项目21日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利用已建成投产的海南核电1、2号机组作为热源,最大供汽能力为每小时50吨,为产业园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实现了核能综合利用与高耗能产业融合发展。
  
  同日,在核能工业供汽技术交流会上,中核集团发布了全国首个核能工业供汽碳足迹因子,精准计算出利用核能将海水变为工业蒸汽、每千克蒸汽在全生命周期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当于给核能蒸汽办了张“绿色身份证”,有助于提升我国产品绿色竞争力。
  
  核能供汽,是利用核电站的热量供应工业蒸汽,满足石化等高耗能产业用汽需求,是推动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一种途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有序推进蒸汽驱动改电力驱动,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我们以江苏核电‘和气一号’投产一周年为核算周期,经测算,核能供汽碳足迹是燃煤热电联产蒸汽的1/600,是天然气热电联产蒸汽的1/100。”江苏核电专家咨询组组长周萍表示,下一步,将编制核能供汽碳足迹量化标准,搭建核能供汽碳足迹因子动态跟踪平台,量化核能供汽的减排效应,让每一吨蒸汽提供热量、创造碳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表示,利用核电余热提供工业生产用蒸汽是实现碳中和的一项重要举措。核电余热容量大,大规模开发利用可以降低成本,建议建设聚集的零碳用汽工业产业园,利用核能供汽提供零碳电力和热力,满足园区内企业零碳生产需要。建议与电力部门协调,用足这一柔性负荷资源,研究统一调度模式,确定合理的动态电价,降低接入容量费,支持核能供汽项目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要聚焦传感器精度提升、吸收耦合优化等关键技术,持续降低项目建设和应用成本,让核能供汽技术更成熟、更可靠、更安全,更具竞争力;加快构建核能供汽技术标准、安全规范、碳足迹核算体系,推动标准与国际接轨;鼓励地方政府、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更多核能供汽与石化化工等产业蓬勃发展新模式。
  
  与会嘉宾认为,“和气一号”相关成果发布和新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技术示范迈入标准化、规模化新阶段,构建起“热电联产”绿色生态链,其成果将进一步向长三角、粤港澳工业集群复制推广,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核能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多家核电厂正在探索开展核能工业供汽。除已经投产运行的江苏核电和海南核电“和气一号”外,全球首个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工业供汽项目——“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项目已获核准;福清核电蓝色产业园供汽项目已开工建设;漳州能源等单位积极开展调研论证,为开展核能供汽项目工作做准备。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以设备更新为支点 持续更多绿色动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1
广州加快打造绿色低碳美丽城市
科普行动
湖北省质检院助推广水低碳冶金产
全国电源规模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