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综合资讯 |
|
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2023年以来,临沂市罗庄区新闻宣传工作紧扣“争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以“振兴罗庄”战略生动实践为载体,在中央、省、市、区四级媒体矩阵精准发力,勾勒出一幅“生态罗庄、产业罗庄、文明罗庄”的鲜活图景,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罗庄经验”。
截至2025年11月12日,罗庄区“中央有声、省级有影、市区联动”的立体传播格局全面形成。融媒体中心传播力稳居全市第1、全省第26,罗庄声音正以更强劲的势能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沂蒙精神焕新,红色基因浸润人心。罗庄区聚焦“沂蒙精神+新时代实践”主题,《光明日报》刊发《党建引领振兴路——镜头下的沂蒙革命老区十年巨变》,新华社、人民网推出《从焦化厂到国家级绿色工厂盛阳模式解码沂蒙精神新内涵》,《临沂日报》、成都广播电视台双城联动报道《“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走进成都》,形成从“事件报道”到“精神阐释”的深度传播链条。
工业强区突围,转型故事全国瞩目。罗庄区紧扣“工业强区”战略,聚焦不锈钢、铝基新材料、陶瓷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央视《朝闻天下》以6分37秒超长专题报道银凤陶瓷二次创业经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推出《临沂市罗庄区:蝶变新生重塑“工业强区”新形象》,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山东“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便民利企》,全面展示政府助力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提速,“罗庄样本”绽放光彩。《农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齐鲁青青探振兴》介绍笨鸡小跑全产业链预制食品典型,央视三大频道联合发布《山东临沂小暑节气吃凉粉清凉又可口》,播放量超200万次,新华社推出《山东临沂罗庄区:工业思维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形成“产业+文化”双轮驱动模式。
文旅融合破圈,“罗庄热度”持续攀升。罗庄区依托汽摩文化、武河湿地等资源,打造“节会+生态”文旅ip,抖音话题#罗庄文旅#播放量破2000万次。连续三年举办“临沂汽摩文旅周”活动,通过“媒体宣传+话题互动+网红直播+市县联动”模式年均吸引300万人次关注,带动文旅消费增长23%,相关话题连续多日霸榜同城热搜。2025年,第八届“好客山东服务节”在2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密集宣传,城市宣传片《这就是罗庄》《遇见罗庄》《风过盛庄是家乡》风靡城乡,凝聚起“临沂推荐官”的强大合力。
科创赋能未来,“罗庄智造”协同发力。罗庄区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产学研合作,人民日报2版倒头条刊发《山东潍坊、临沂、日照三地共同打造智能农机装备集群:“创新的过程,也是产业协同的过程”》,大篇幅报道华盛中天企业典型案例,展现“专利变红利”的创新实践。
文明浸润城乡,“好人之城”成色更足。罗庄区以“罗庄好人”系列宣传为抓手,人民网报道《500余名“好人”带起1560余支志愿队伍,临沂罗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临沂日报》整版刊发《临沂罗庄:“好人之城”托起城市文明新高度》,“好人罗庄,志愿全城”品牌愈加响亮。山东卫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临沂罗庄:用文化“软实力”培育文明乡风》,聚焦罗庄区以顾里书院等基层文化载体,办孝善分享、开文化课程,推动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从红色精神到工业脊梁,从田间地头到文旅舞台,罗庄区以宣传之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鼓与呼,以文化“软实力”汇聚发展“硬实力”,用“生态罗庄、产业罗庄、文明罗庄”新篇,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罗庄经验”。 ( 责任编辑: )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