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业界预计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或率先达峰
时间:2021-11-9  来源:证券日报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预测,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可能率先达峰,重点企业应主动承担起低碳减排任务,获取更大发展空间。
  
  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
  
  巨丰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振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达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行业的配合,但每个行业的压力是不一样的。目前大部分的碳排放来自供电、供热以及一些重工业,合计占碳排放的70%以上,只有把这些重点行业的碳排放降下来,才能为最终实现全面碳达峰奠定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是基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现实条件和基础采取的务实策略,实行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直至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于优化低碳地区结构、合理调整低碳产业结构、有序推进重点企业低碳改革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
  
  事实上,近日,“双碳”重磅政策接连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简称《方案》)相继发布,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了部署。《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点行业、企业带头率先碳达峰,才能带动和引领其他行业和企业实现碳达峰,最终达到国家碳排放目标。
  
  建材等行业具备率先达峰条件
  
   从地方来看,宋向清表示,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在先进制造业、绿色节能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中突出绿色低碳导向,着力培育壮大新兴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同时要着力推进绿色能源革命,通过培育壮大智慧能源产业,实现能源领域的智能化和去中心化。沿海地区可以探索海洋清洁能源利用,内陆地区可以探索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构建全国统一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
  
  从行业来看,朱振鑫认为,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可能率先达峰,一方面是靠新能源比例的加速提升;另一方面终端的需求相对趋于稳定,尤其是随着基建等终端需求的调整,产量有望持续压减,抵消碳排放的增长。
  
  宋向清表示,重点行业主要集中在建材、钢铁和汽车等领域,这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责任相对较大,目标紧迫。同时,这些行业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具备率先达峰的条件。建议通过技术创新,特别要紧盯新能源如风能、氢能、海洋能、太阳能等,加强储能等能源的技术转化和应用领域延伸,实现传统生产和运营模式的迭代升级,从而率先实现达峰。
  
  “一方面,电力是我国碳排放最大的行业,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率先实现碳达峰应该是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量大户,尤其是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此前已经在编制的过程中,后期或将很快出台和实施。”郭一鸣说。
  
  企业要发展培育低碳技术
  
  从重点企业来看,宋向清表示,主要体现在电力、建材、钢铁等大型龙头企业,尤其是承担相关领域主要职能的中央企业和具有行业领导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对于重点企业率先达峰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类绿色金融产品重点支持。
  
  “在愈发激烈的低碳转型浪潮下,企业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主动承担起自身低碳减排任务,同时借此搭乘能源转型‘快车’,顺势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田苗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要将“碳管理”纳入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让低碳可持续发展从指标、报告层面,走向日常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走向实际行动。
  
    田苗苗认为,企业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时,要将减排方案与企业长期发展有序融合,避免粗放管理导致单纯抑制供给和需求,例如,企业要寻求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拉长产业链条等精益减碳措施,完成企业的绿色转型,助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
  
  田苗苗建议,企业要发展培育低碳技术实现“核心减排”。技术是企业实现碳中和赛道上重要的一环,率先掌握先进技术的企业将引领行业实现低碳与效益双赢。如电力行业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发电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钢铁、水泥等工业行业通过原料、燃料替代,深度拓展工业电气化。
  
  “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应着力低碳技术创新,通过建设低碳人才库,低碳行业标准等实现低碳技术研究取得质的突破,并按照市场化规则进行成果转化。”宋向清说。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绿色烘烤绘就低碳致富新图景
挖掘低碳产业市场潜力 推动新能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