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主动求变 山西导入“低碳”再逼经济转型
时间:2010-9-18  来源:证券日报  
9月15日,山西政府与华润集团、中海油、中电投集团以及大唐集团等四央企签订了合作协议,煤基清洁能源、医药、微电子等低碳项目成为合作重点,据预计,一旦这些项目都顺利推进,未来五年,上述四家央企在山西的投资金额高达45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山西在开先河主导煤炭兼并重组后的再次求变,山西主动导入低碳项目将再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倒逼经济快速转型。
  煤炭重组转型
  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煤炭之于山西,是财富,亦曾是痛楚。富足的煤矿,众多的中小矿企曾为国家能源供应做出过突出贡献,但也不否认这其中也积累了诸多“沉疴”,绝大多数中小煤矿先天投入不足,保障安全生产能力差。2008年,金融危机袭击,煤炭需求遭遇冰点,小煤窑不堪一击,大煤窑也是捉襟见肘,山西煤炭格局的诸多问题被暴露出来,金融危机倒逼山西煤炭产业重组的大幕拉开。
  山西煤炭行业的“多、小、散、乱”的格局,影响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从历史看,虽然几经整治有所改观,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业内专家诊断认为,国内煤炭工业的结构极不合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低。小煤矿的大量存在制约了煤炭集中度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形成了不安定因素。煤炭产业必须走高效安全、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子。
  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不期而来,全球经济回落,山西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金融危机带来了困境,同样也带来了机遇,困扰多年的煤矿业整合被迫破冰。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多重压力下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谈及一年前启动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王守祯曾对媒体说,“早走比晚走好!”
  2009年4月15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兼并重组整合目标。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数量控制目标由原来的1500座调整为1000座。确定了兼并重组整合主体,支持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作为主体,兼并重组整合中小煤矿、控股办大矿,建立煤炭旗舰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通过重组整合,山西煤企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已经形成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国有企业办矿占20%,民营企业办矿占30%,股份制企业办矿占50%,煤矿产权结构明显优化。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在“国进民退”的争议
  夹裹中行进
  山西煤炭兼并重组并非一帆风顺,煤炭兼并重组一直被“国进民退”的舆论夹裹着,“国进民退”是似乎与改革开放是背道而驰的,是应该被抨击的,主导者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反对者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中,也有坚定地支持者,有媒体指出,山西煤炭整合是“不是国进民退而是优进劣退”,不能单纯以“所有制”论是非,而应以“生产力标准”作为主要衡量标尺。
  “小煤矿退出,并不意味民营资本从煤炭产业的退出。”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说,社会上所传山西整合重组大搞“国进民退”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该是“大进小退”、“优进劣退”,这样做,更有利于优质煤炭企业做大做强。
  为探讨中国煤炭产业升级并购策略和途径,增进社会各界对山西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的了解与支持,山西省政府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与会专家给以了充分的肯定,专家认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意义重大。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总体战略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这些肯定的回答给了山西煤炭整合的倡导[FS:PAGE]者极大地信心,兼并重组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对民间资本采取了“疏”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从煤焦领域向国家、省鼓励发展的领域投资转型,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出台了《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领域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民间资本投资将得到土地供应、财政扶持、税费优惠等九方面政策倾斜。据统计,山西已有六百多个多个煤焦铁企业转产和兼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总额达68亿元。
  山西兼并重组效果明显,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曾上表示,目前山西省煤矿“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山西煤炭重组也得国家能源局有关领导的肯定。今年1月5日,在山西举行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媒体通气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称,“山西煤炭企业重组整合措施是全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声,是一个重要的试点,这项举措不仅要在山西省实施,而且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将会在全国煤炭行业实施,它是符合煤炭产业发展方向的。”
  自此,“国退民进”之声渐渐消退。
  “黑”转“绿”
  产业结构升级战

  山西煤炭企业重组行动,给很多煤老板们带来了切肤之痛,也恰恰正是这种痛,让企业老板们深刻地认识到,长期以来,“多、小、散、乱”的煤炭开采格局,造成了山西煤炭产业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事故频发、滋生腐败等不良生态。这次山西煤炭兼并重组也使主导者认识到,摈弃“污染的GDP”,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会使山西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
  由“黑”转“绿”不仅仅是指对煤炭业的变革界定,更重要是对整个产业调整的深刻理解,山西产业结构升级进入了更高的层次。产业结构问题不仅影响着山西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了扭转山西原有的畸重性、资源性产业结构,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譬如发展物流业等等。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利器。面对世界风起云涌的低碳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表示:“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如果我们能够尽快发展低碳产业,尽快低碳转型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世界新的低碳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毋庸置疑,如何变高碳经济为低碳发展?加快产业链的延伸,这对资源丰富,污染严重的山西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业内专家曾这样概括山西煤炭“转身”的道路:有转型决心,有发展思路。这种思路在煤炭业结构初步完成后,被重新运用到产业结构升级上。山西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率先行动。
  从近日举行的山西能博会来看,山西在积极行动。建能源产业的国际交流平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延伸能源产业链,对传统能源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倡导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实施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战略,是这次能博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9月15日,山西省政府与华润集团、中海油、中电投集团以及大唐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涉及的项目覆盖了能源、房地产、建材、医药、微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中以清洁能源为重点。未来五年,上述四家央企在山西的投资金额高达4500亿元。这也在山西引进低碳项目,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策略,也是山西煤炭业重组思路的继续。
  业内专家认为,山西引进低碳项目,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有可能在煤炭业兼并率先垂范之后,再一次的引领行动。(作者:张志伟)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科普行动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碳市场启动四周年:扩围提质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