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空气净化 |
|
中国环境报讯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延安儿女鼓足干劲,把守护与发展相结合,担起了“圣地生态环境卫士”的重任,延安大地正在绿起来、美起来。
综合施策,打造天空一片蓝
近年来,延安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专项整治,依托“一市一策”专家团队,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等方面全程深度参与,掌握了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动权。
冬季燃煤是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在综合治理烟煤污染方面,延安重新调整了城市限煤区、禁煤区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确保烟气达标排放。坚持“疏堵结合”,从源头上杜绝非指定煤种进入城区。
市生态环境部门探索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公检法”联动执法新路径,市检察院全程参与大气环境专项检查,解决了一批大气污染突出问题。
2020年,延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9天,再创新高。pm2.5平均浓度降至32微克/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二位。大气环境六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级标准,首次进入国家达标城市行列,“十三五”大气环境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一。
标本兼治,治出河流一片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延安市主要河流流域呈现出污染源“点多、面广、线长”的态势。痛定思痛,延安市通过“控污、截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按照“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治水思路,明确了先全面治污后系统治河、先建设地下管涵后建设护坡搞绿化、先整治主河道后整治支流、先建好主管网后延伸支线管网、先治理人口稠密河段后治理周边区域的“五先五后”治水举措、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有力推进了全市水污染防治。
延安市还先后印发了《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延安市污染防治补偿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也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举全市之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年底,延安市6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3%,高出国家和陕西省要求27个百分点。
守卫净土,建设幸福家园
延安市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原则,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
延安积极推进“土十条”落地见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采样调查、两级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一图一清单两报告”编制,确定公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52家,督促全市228家产废单位和12家持证经营单位进行申报登记,定期抽查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情况。
持续开展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油气开发企业清洁井场建成率达90.8%,煤炭开采、洗选企业清洁矿井建成率70.15%,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 责任编辑: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