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空气净化 |
|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我省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在“严”和“实”上下功夫,以关键技术支撑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减排,从“治理蓝”到“常态蓝”,持续提升空气质量。
      “十三五”期间,我省工业、燃煤、扬尘三类污染源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天水市秦州区一处建筑工地,当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正在对工地场地封闭、场区道路硬化、渣土密闭运输等“六个百分百”的落实情况进行巡查。
      与监管并重的还有技术支撑。位于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的华事达能源公司,是玉门市粉尘重点管控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企业积极落实节能减排环保政策,创新技术,最大化利用废气余热。
      科技赋能,精准防治。张掖市甘州区启用大气污染图像识别自动预警平台,在野外高空安置56处远距离高清摄像头,做到对大气污染源头的精准定位,即时处理,实现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依托已建成的“一库八网三平台”,张掖市对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关键性指标开展全天候监测,为污染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
      初夏时节,走进嘉峪关市,天蓝、水净、树绿。这都要得益于嘉峪关市强化网格化精准监控与决策支持系统项目的实际应用。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嘉峪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6,位列全省第一。
      从理念到行动,从政策措施到体制机制,一系列的积极作为,带来了我省空气质量的稳步向好。“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进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同时我省将继续推动冬季清洁取暖、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深化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措施,更新完善应急减排清单,确保空气质量进一步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绿色保障。 ( 责任编辑: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