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让“气质”更优
时间:2020-12-25  来源:四川在线  
  今年以来,针对冬季不利气象条件,我省启动2次区域黄色预警,15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统一应急、统一行动,加大减排和错峰生产力度,有效减缓污染物累积,全省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这是12月23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值得关注的是,截至12月16日,全省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2.9微克1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3.4%;全省累计收获优良天数322.8天,优良率达到92%,提前15天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目标。(2020年12月24日四川日报)<br><br>一直以来,各地各部门充分认识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治理好大气污染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严重雾霾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进入秋冬季,雾霾天易发频发,也是一年中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克难的特殊时期。12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整治污染天气情况,截至12月16日,全省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2.9微克1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3.4%;全省累计收获优良天数322.8天,优良率达到92%。预计到今年底,全省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将首次达标,降至35微克1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有望全面消除,全省空气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br><br>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实事,不仅仅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老百姓的热切期盼。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上下通力合作,采取“未病先治”的方式,聚焦源头减排,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以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为重点,全力削减污染排放总量,减缓污染物累积,用最实举措、最严制度防治大气污染。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着力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行业,实施精准治气、科学治气、依法治气,削峰值、降浓度,抢抓每一个“蓝天”,捍卫一片蓝天。<br><br>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需要足够的耐心。各地各部门要常抓不懈,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有效巩固治理成果。譬如,在工业源污染管控上,要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加大关停和转型力度,全面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凡大气污染企业,该停的必须停,该关的必须关,该淘汰的必须淘汰。在移动源污染控制上,除了淘汰老旧车辆,还要登记备案非道路移动机械,建立生态环境、公安交管、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模式。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上,要强化工地扬尘管控,不断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坚决杜绝露天焚烧污染。同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领域也是大气污染防治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应加大对生活消费领域的大气污染源治理,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整治油烟排放严重的各类烧烤,安装并且保证正常使用油烟净化器;引导绿色装修,减少挥发性油漆、涂料的使用;引导乘坐公交车、自行车等环保型交通工具;控制一次性消费,减少外卖、快递的一次性包装,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简化包装;减少垃圾生产从而减少垃圾焚烧。<br><br>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坚持科研先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业点源治理、九十年代燃煤—工业污染源治理、本世纪初燃煤——工业——机动车等污染综合治理和当前的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跨越式进步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科学研究先行。于四川而言,四川今年多次邀请国家级院士专家团队来川进行专项指导,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把脉问诊、开方抓药,同时还加大科技装备投入,实行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实施重点企业环保绩效分级,按照“高排多限、低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实施差异化减排,为精准治气提供科技支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借鉴夏季臭氧攻坚经验,四川正在对成都、绵阳、自贡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起到正向激励作用。<br><br>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既要防也要治,要防治结合,全省各地要坚持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用硬措施、硬办法整治污染天气,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让川蜀大地的“气质”更优。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