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江河治理:尊重河流的生命与个性
时间:2020-6-3  来源:人民网  
  1999-2002年,我在参加全国7大江河防洪规划审议及《全国防洪规划》编制工作中,惊讶地发现,在每条江河的防洪系统中,几乎都存在一个“关键节点”。例如,长江防洪系统的关键节点在城陵矶,黄河防洪系统的关键节点在花园口,淮河防洪系统的关键节点在正阳关,海河防洪系统的关键节点在天津,珠江防洪系统的关键节点在北江的思贤滘,辽河防洪系统的关键节点在盘山闸,松花江的防洪系统关键节点在哈尔滨。这些关键节点对其所在的防洪系统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防洪系统中各河段与水库的流量、水位、防洪库容等的安排与控制,均以这些关键节点预设的控制流量与水位为依据,而这些预设的控制流量与水位则是根据防洪保护区所要求的防洪标准确定的。防汛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确保在汛期,这些关键节点的预设流量与水位不被突破。
  
  为什么在各条大河的防洪系统中,如此广泛地存在这样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节点呢?它们的存在是基于科学的、现实的必然结果,还是由于人们在江河治理的策略与规划中忽略了某些重要因素所致?这些问题激发着我的探究兴趣。
  
  经过10多年深入研究,我逐渐认识到,江河防洪系统中所谓的“关键节点”,实际上是人们在忽视河流的地学属性的情况下形成的。例如,在长江中游的治理中,沿袭明、清两代张居正、王柏心等人“舍南保北”思想,违背自然的江湖关系,造成洞庭盆地大量淤积,而江汉盆地由于地壳沉降和缺少泥沙淤积,而成为地面低于洞庭盆地的“饥饿盆地”;主要依靠荆江一河之力宣泄长江上中游巨量洪水,有悖于长江中游“易吞难吐”的地形与气候背景;有些蓄、滞洪区位置的选择,有悖于长江中游新构造差异运动的隆升与沉降分布和动态。在黄河、淮河、海河等的治理策略与规划中,也存在类似情况。
  
  2017年,我的相关研究专著《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一书在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支持下出版发行。在书中,我系统阐释了我的江河治理地学观,着重揭示江河是在怎样的地质与气候背景下形成的,江河形成至今是怎样演变的,江河的形成与演变赋予了河流怎样的地学属性或“河流基因”,怎样基于河流的地学属性(河流基因)评价现有的江河治理方略与规划。
  
  在中国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江河治理实践中,人们更多关心自身对河流的需求,更多着眼于从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方面制定江河治理策略与规划,忽视了河流的地学属性。然而,河流是有生命的,是有个性的,当人们过度有悖于它的地学属性时,就必然会受到河流的反抗与报复。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其中,黄河三门峡工程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建前,对黄河下游河道及潼关以上关中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深刻的一例。
  
  江河治理是人与河流的对话,只有充分尊重河流的地学属性,对话才可能是和谐的。我们要努力树立和培育江河治理的地学观,广泛动员水利、地质、地理、气候、生态等学科的学者,进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研究,并将创新成果切实应用于江河治理实践。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