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如何做好疫情期间医废全过程监管?
时间:2020-2-26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据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最新公布的消息,新冠肺炎病毒不排除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给医废监管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更好地完成医废监管任务,浅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依法监督是前提,创新方式是重点
  
  医废监督管理,涵盖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监管体系,在防控疫情方面做到依法监管尤为重要。
  
  建设医废应急处置设施,需按照应急处置相关管理办法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应急处置建议。
  
  存在医废处置能力缺口的区域,建立跨地区协同机制,增加移动式医废处置设施。对涉及医废处置设备生产、医废经营许可资质等,依法实行临时性豁免。依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和运输企业等制定应急预案,做好设备故障、运输泄漏、医废数量剧增等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演练。严格执行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最新印发的医废应急处置特殊规定。依法强化监测医疗机构、处置外排废水,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时发布医废应急处置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对地区和医疗机构分级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参照疫情地图,制作符合地区特色的医疗废物监控图,以县域为单位,实行严格有但差别化的医废疫情防控机制。聚焦疫情较重地区和定点诊疗机构,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对医废实行分级监管。对于涉及新冠肺炎的医废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日产日清,严格依法依规将涉及新冠肺炎的生活垃圾纳入医废监管。将有限宝贵的医废处置资源优先提供给新冠肺炎医废,尽快启动医废应急处置机制。
  
  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做到“源头可溯、过程可控、处置可视”,利用5G+AI技术,对新冠肺炎医废产生、暂存、装卸、贮存、处置及污染防治过程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对医废转运环节运用物联网技术实行定位跟踪,实时监测处置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情况。
  
  创新问题发现机制,建立涉及医废的线索重奖举报机制,引导舆论监督,营造共同监督医废的良好氛围。
  
  部门协作是关键,科学防护是底线
  
  医废全过程监管既包含产生、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等多个环节,又包括环境污染防治、疾病防治、安全生产、设备制造、运输管理及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需要各级政府统筹协调。
  
  卫生健康部门对医废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生态环境部门对其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交通运输部门强化对医废运输车辆和路线的全过程监管,探索智能化运输路线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处置企业生产安全开展监督检查;科技部门鼓励医废收集及处置新型技术的研发工作,尤其是移动式应急处置设备的研发;财税部门加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破解对乡镇卫生院、农村诊所医废收集运输成本较高的难题;环卫部门负责疫情较重小区、隔离场所的口罩等收集工作;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各类涉及医废的犯罪行为。
  
  生态环保铁军需要热情和担当,也需要战斗技巧和防护意识。一要迅速,做到所有医废及时收集、及时处理、日产日清;二要防护,严格保障各环节政府监管和企业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要对所有参加执法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鼓励采用无人机、水下机器人及视频监控等无接触方式开展检查,结束后应进行灭菌处理。在做好依法依规监管的同时,主动指导医疗机构设置相对独立的贮存场所,强化源头就地消毒,如发生医废泄漏和暴露,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鼓励提升医物运输、处置等从业人员科学防护能力,对设备设施进行自动改造,最大限度减少人员直接接触,实现科学防护。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