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水污染 |
|
大岭山镇“2+3+2”努力推进水污染治理更上一台阶 |
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东莞市大岭山镇认真落实水污染治理工作责任,努力抓好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加强宣传教育,齐抓共管,全力保护大岭山的水生态环境。 大岭山镇召开考核断面水质提升工作推进会,以高田大桥、杨屋等2个市级考核断面水质提升为首要目标,由河长办、党政办、镇住建局、财政分局、城管分局、生态环境分局、环基办等单位组成樟村断面控制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从职责分工、压实责任、联动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凝聚水污染治理攻坚合力,全力推进全镇水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筑牢筑密截污管网,夯实治污硬件基础。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在前期已建成截污管网98.9公里的基础上,由该镇自行实施的水生态三期、四期项目共60.4公里已全部完工并通水使用。另外,配合市水务集团建成水生态五期管网约88公里,有效解决了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合流排放及管网混接等问题,强化了各村(社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全镇宜居环境。 二是分步推进任务河涌综合整治,力促河涌水质逐年提升。按照“截污、疏浚、活源、治堤、生态修复”的工作思路,目前,连平河下游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V类水专家评审,鸡翅岭排渠、大塘加油站排渠、下高田排渠已消除黑臭。杨屋、鸡翅岭排渠、下高田排渠、大塘加油站排渠、黄沙河东支流等5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已投入使用,每天处理生活污水约1万立方米,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并对河涌进行补水,使原来的一些臭水沟逐步变成水清岸绿的生态河涌。 三是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作,解决好治污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11月,该镇正式出台《关于大岭山镇企业及公共建筑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的通知》,明确职能部门、属地村(社区)、企业等工作责任,全面铺开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作。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印发“雨污分流宣传小册子”1万份,与镇职能部门、村(社区)、企业等签订《雨污分流目标责任书》50多份,逐步扩大签署范围,压实工作责任,推进雨污分流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排污口整治。建立“巡查—核实—处理—反馈”的排污口管理工作机制,凝聚镇指挥部、属地村(居)委会等力量,严厉打击偷排废水行为。同时,通过截污管网、临时截污、总口截污等措施对部分排污口进行截流,该镇已完成了299个排污口整治(含19个规模以上排污口),正在加快推进余下10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整治,确保按期完成年度整治任务,坚决杜绝污水直排河涌。 二是落实河长制,加强河道巡查管理。建立并完善全镇河道日常保洁制度,由镇财政投入,对全镇26条河道进行全天候12小时全面保洁,对河道及水面垃圾进行定时检查和及时清理,确保河面干净,提升河道景观。 接下来,大岭山镇将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认真做好水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居住环境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