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镇江:四赴“绿色之约”向世界讲好“低碳故事”
时间:2019-10-24  来源:新华网  
  23日,第四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在镇江开幕。镇江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从镇江第一次向全球发出“绿色约定”,到第四次全球共赴“绿色之约”,4年来,镇江用低碳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提供解决低碳环保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
  
  作为第四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的重头戏,大会高峰论坛汇集国内外政要、专家和行业精英,围绕“新时代、新能源、新生活”主题,共商低碳发展,共话美好未来。
  
  镇江市委书记惠建林表示,让绿色低碳成为新时代镇江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是镇江一直在做的事情,要让生态成为“强富美高”新镇江的核心竞争力、最美的城市名片。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认为,镇江坚持举办国际低碳大会,体现了中国城市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和担当,促进了国际先进低碳理念和技术的分享与合作。
  
  目前我国开展87个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取得显著成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地区气候变化顾问索里亚诺表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继续支持镇江低碳发展,合作举办国际低碳大会,推进低碳示范试点建设。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说,参照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不同行业分别制定低碳技术标准,可以让企业有阶段性的目标,有过渡期,既维持企业的生存,又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代楷模”赵亚夫致力于低碳农业的实践与探索,他通过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尊重自然规律,植入对环境友好的现代先进农业设施、装备等生产资料和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益。
  
  做到绿色低碳,新能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新能源产业主题峰会上,镇江市市长张叶飞介绍,今年的低碳大会首次设立新能源产业主题峰会,聚焦低碳理念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镇江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有利契机。目前镇江已形成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站的完整产业链,100多家光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去年实现光伏并网发电691兆瓦、生物质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123兆瓦。
  
  大会场外设有一个小型展区,展示以北汽麦格纳高端新能源汽车acfox(北极狐)为核心的镇江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果。这款豪华电动车定位高端,续航里程超过420公里,快充模式45分钟即可充满电。“镇江基地是北汽集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在汽车产业急剧转型期,新能源技术与镇江‘低碳’名片不谋而合。”北汽集团总经理马仿列说,镇江基地将全面导入新能源汽车,不再生产传统汽车,并和华为联合打造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前三届国际低碳大会硕果颇丰,推进实施一批合作项目,今年大会同样发布多项成果。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连续在四届国际低碳(镇江)大会上发布低碳发展“镇江指数”,这项指数为衡量城市低碳发展提供了标尺。
  
  张叶飞与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全球区域总监西汉森签署《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备忘录》,提出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低碳技术、低碳人才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新理念、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在更高平台上提升镇江低碳城市知名度。
  
  《长江大保护(镇江)造林绿化建设方案》发布是本次大会一大亮点。方案提出把沿江两岸造林绿化作为推动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手段。到2020年镇江市沿江两岸将新增生态景观防护林带面积超过2000亩,到2025年,沿江森林质量提升面积累计达到28000亩,全面完成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作,实现新增碳汇54900吨。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