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行动举措 |
|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坚持走“低碳出行,绿色发展”的路子,2016年底,六安市淘汰全部黄标公交车,更新为新能源车辆。2018年,金安、裕安、叶集三区城乡上线479台新能源公交车,城区更新170台新能源公交车。2019年5月6日起,执行新一轮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和优化方案,着力消除传统燃油公交车大量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不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目前,六安市新能源车占比已达92%,超过省定标准32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公交运营车辆数位居全省第一。 优化交通运输环境。实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督制度,在舒城、霍山、裕安和金寨港口码头作业区分别建成1个油污水收集罐(池)。在6座普货码头建立6个沉淀池,配置50余个垃圾桶接收船舶垃圾并交环卫部门处理。在堆场配备5台洒水车、货运量较大的码头配置3台喷雾设备对港区生产现场进行及时喷淋降尘。采取路面治超巡查大队与源头治超巡查大队协同作战方式,持续加大治超工作稽查特别是协同夜查力度,消除超限运输车辆司机利用夜间躲避检查和处罚的侥幸心理,营造良好运输市场环境。312国道杨小店超限超载检测站自2018年9月启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以来,实现治超工作24小时无人值守,节省大量人力资源,大幅度提高超限违法行为的查处率。 创建经济交通走廊。打造山湖旅游大道、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环万佛湖旅游公路等3条特色旅游扶贫线路,将周边山水资源、人文景观、美丽乡村等串联起来,推进旅游交通走廊建设。把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建设作为放大交通带动效应、改善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6年—2019年,六安市共申报新建及改造国省干线服务设施项目36个,占全省项目总数的21%,其中新建服务区4个,停车区16个,改造项目16个,目前已完工项目34个。依托山水优势,成功打造宋家河综合性多功能服务区和投资15亿元的陡沙河温泉小镇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