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生态环境部对核安全弄虚作假“零容忍”
时间:2019-9-5  来源:网络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针对白皮书,刘华指出,中国实施了跟国际一样的核安全审评,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在核设施现场,有核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的旁站式安全监督,以确保核设施的各项活动置于国家的监督管理之下。
  
  截止今年6月底,中国大陆共有47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18座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厂。刘华说,这些设施的运行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特别是核电厂的指标,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二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刘华指出,我国核安全水平保持了世界前列。同时,11台在建核电机组的建造质量也是受控的。
  
  2000年、2004年、2010年和201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曾四次对我国核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议。据刘华介绍,201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综合评估是,中国监管有效性在不断增强,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国际化不断提升,中国的监管机构是一个有效的、可靠的监管机构。
  
  对于核电建设中公众参与以及遭遇到的“邻壁效应”问题,刘华指出,《核安全法》在第五章专门提出了信息公开和公众沟通的要求,对公众参与作了制度性的安排,要依法做好对公众的公开和沟通。
  
  至于破解“邻壁效应”,刘华说,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题,需要理性、客观、辩证的处理。他说,核电在选址阶段、在建设建造前就应该开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核设施运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公开核设施的安全状况。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厦门出台9项措施支持绿色低碳经
中建四局:锻造低碳引擎,创建多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