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垃圾分类除了“罚”还能做什么
时间:2019-7-3  来源:湖南日报  
  眼下,垃圾分类正成为上海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有媒体报道,《条例》实施的当天,上海就开出了多份处罚单。
  
  垃圾分类是看似简单、其实繁杂的系统工程,虽推行多年,却不尽如人意,因而被网友称为“最难推广的一桩小事”。上海这次在全国率先“破冰”,预示着“垃圾强制分类”时代已然来临。年内,包括长沙在内的全国40多个城市,也将陆续推行垃圾强制分类。
  
  推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大多数居民对此愿意配合政府部门,只不过,现阶段的垃圾分类在操作层面至少遇到了两个“难”。一是垃圾本身的分类难,形形色色的垃圾,林林总总的“厨余”,各种各样的形态,垃圾要精确分出个子丑寅卯来确实不易。其二,垃圾集中投放,时间固定统一,而各家各户对投放时间的选择却参差不齐。有朝九晚五上班的,有上大夜班的,有出差在外的,有早起做买卖的,要想把大家的行动都统一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正是因为垃圾分类不易,推行垃圾分类需要惩罚措施。但也必须看到,一味惩罚会激发居民的抵触情绪,导致工作难度人为加大。因此,推行垃圾分类,要罚也要“导”。
  
  社会文明的递进,总是社会管理、民众意识和生活习惯共同进步的结果。多年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如今一些地方已初步破解“垃圾围城”难题,但垃圾不分类、分类分不清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鉴于此,媒体、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环保组织等,要重点做好宣传工作,普及分类知识。
  
  同时,实现垃圾分类目标也需要有创新理念。江苏扬州推出“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平台,市民可以利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广东东莞将回收的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向居民免费派发;上海闵行安排志愿者轮流值班,手把手指导垃圾投放……这些好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此外,还需要从长期性、系统性的角度来寻求垃圾分类机制,只有把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做好、做实了,垃圾分类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化、资源化。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厦门出台9项措施支持绿色低碳经
中建四局:锻造低碳引擎,创建多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