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大气污染治理要迎难而上不松劲
时间:2019-5-15  来源:中国环境报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了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数据显示,2018-2019年秋冬季,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以及汾渭平原的80个城市中,只有北京、沧州、济宁、上海等32个城市完成了PM2.5浓度改善和重污染天数减少目标,完成率为40%。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秋冬季以来,总体上看减排力度并没有减弱,相关措施也具有成效。但受厄尔尼诺影响,冷空气活动较弱,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前两年明显变差,加上少数地方前期改善幅度较大出现自满松懈情绪,使得一些城市PM2.5浓度出现反弹。这充分说明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攻坚进入深水区需要敢碰硬骨头
  
  尽管迎来阶段性进展,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物减排空间进一步收窄。进入攻坚深水区,地方政府更要咬紧牙关,毕竟逆流而上,不进则退。
  
  安阳就是一个例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本次秋冬季重污染天数同比增加了36.8%,PM2.5平均浓度最高的城市依次是安阳、濮阳和石家庄,安阳同时也是重污染天数最多的城市。
  
  实际上,这不是安阳第一次“榜上有名”。2014年,安阳曾因大气污染防治不力、整改工作进展迟缓、空气质量长期较差而被原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重压之下,安阳市委、市政府也花了大力气治理,大气质量一度出现好转。遗憾的是,好转趋势没能保持。面对焦化、煤炭等结构性“硬骨头”,安阳所下功夫不足,导致秋冬季又迅速被“打回原形”。
  
  相较于安阳,此次“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城市之一济宁,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数不多完成PM2.5和重污染天数双下降的城市之一。
  
  大气治理绝非一日之功,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真抓实干、敢于动真碰硬。
  
  各地落实环保责任仍需加大力度
  
  2018年,汾渭平原首次作为主战场打响蓝天保卫战,第一份秋冬季成绩单反映出这里的治理压力:重污染天数同比增加42.9%,11个城市均未完成重污染天数下降目标。面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偏重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治理任务时,不敢动真格,对待问题纵容敷衍。
  
  临汾是此次PM2.5浓度最高和重污染天数最多的城市之一。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临汾本应加强治理,切实行动。但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的情况,临汾等地市对待督察整改态度不认真、不严肃,制定整改方案时照抄照搬;对煤质管控责任落实不力,民用散煤的抽查中,10个煤样有9个不合格。
  
  这种敷衍整改走形式,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更反映了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存在责任不落实、不作为等问题。
  
  今年4月,原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董一兵被任命为临汾市市长。临汾能否突出重围,摘掉污染第一的帽子备受各方期待。
  
  此外,秦晋豫三省检察机关也公布消息,将在4月-12月联合开展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工作,用法治力量督促改善生态环境。
  
  重经济不能松环保
  
  长三角地区是主战场中唯一一个整体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气均下降的地区。41个城市中,有31个城市完成了PM2.5浓度改善目标。
  
  然而仍需注意一个趋势:南京PM2.5浓度比北京高出3微克/立方米,苏州则与北京持平。像南京这样PM2.5浓度比北京高的长三角城市,共有25个。其中,阜阳、淮北和徐州等城市浓度最高,分别为82微克/立方米、81微克/立方米和81微克/立方米。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产业密集的区域之一,近年来,上海和浙江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成效较为显著。这对江苏和安徽来说,是压力也是督促。
  
  “十三五”大气污染治理目标要求,到2020年,珠三角区域要实现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标,长三角地区细颗粒物浓度要显著下降。
  
  而今,珠三角已经提前稳定达标,未来长三角地区需要紧紧弦、加加劲,治理目标才能实现。尤其是重化工产业密集的江苏,要想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努力。
  
  面对当前形势,各地政府要对客观形势有清晰的认识,迎难而上,不容丝毫自满和懈怠。

( 责任编辑:李婷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厦门出台9项措施支持绿色低碳经
中建四局:锻造低碳引擎,创建多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