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电力行业 |
|
浙江海宁“能效引领” 2018年实现节电2.72亿千瓦时 |
“十三五”以来,对于海宁市而言,能源“双控”形势严峻。作为《嘉兴市能源“双控”三年攻坚行动(2018—2020)》明确的“十三五”能源“双控”改革创新试点县(市)之一,2018年,海宁积极探索“能效引领”全域能源综合改革,迎难而上、合力攻坚、成效初显。数据显示,2018年,海宁市实现节电2.72亿千瓦时。 作为海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探新路的重要抓手,去年上半年,海宁市政府正式印发《海宁市“能效引领”全域能源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把能源效率提升作为核心,坚持“节能控能优能联动”,坚持“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坚持“区域行业企业联动”。 据介绍,这一方案明确了海宁“能效引领”的主要任务——试点开展“智慧能源特色园区(小镇)”建设;探索建立“八位一体”用能主体节能责任制;组织开展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行动;组织开展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对标行动;加强能源审计和实施重点用能企业年度节能“双目标”管理;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创新能效融资机制;探索建设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成立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建立和完善各项节能工作机制;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此外,海宁市政府还出台了《海宁市支持“能效引领”全域能源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了资金支持政策,为节能降耗“保驾护航”。 实施区域用能预算化;实施交易企业用能预算化;严控高耗能项目上马;超额用能实行差别收费;制定节能应急预案;实行预警通报制度……以“能效引领”为指挥棒,去年,海宁大刀阔斧推进节能降耗,攻坚行动有亮点、有成效。 例如,海宁市针对磁芯材料行业,开展了电机改造和“电改天然气”节能行动,下发了《海宁市磁芯材料行业企业节能改造工程实施行动计划》,并于去年5月召开了全市磁芯材料行业节能改造现场推介会,要求18家磁芯材料企业在去年底全部完成相关改造任务。 去年,在《海宁市实施九大专项行动加快“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基础上,海宁市还出台了《关于深化“低散乱”行业整治工作多元化督查机制通知》、《关于启动“低散乱(高危污)”整治工作约谈机制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建立起了一系列淘汰落后、“腾笼换鸟”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数据显示,去年,海宁累计淘汰落后用能26.1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能源“双控”试点示范企业建设扎实有效。去年,海宁共有海利得等3家企业被列为嘉兴市能源“双控”试点示范企业。为有效推进这3家试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海宁市经信局力促海利得探索开展对标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清洁生产审核,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生产水平对标,找问题、查差距,通过审核,共提出并实施了30项清洁生产方案。去年12月19日,海利得公司清洁生产审核顺利通过验收。 (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