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交易谈妥!伊拉克将用食品换取伊朗天然气
时间:2018-11-17  来源:人民日报  

  时隔40年,野生东北虎又回来了!连日来,这一消息刷爆了伊春人的朋友圈。

  10月初,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辖区内出现疑似老虎足印。经专家勘察,确定脚印“主人”是一只身长2至3米的壮年雄性野生东北虎!

  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的伊春曾是东北虎重要分布区。由于过度采伐森林资源,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东北虎几乎绝迹了。近年来,伊春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根”和“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如今,“森林之王”重临故地,不啻为伊春绿色转型发展之路的生动注脚。

  伊春、伊春,柳暗花明又一“春”,老林区正不断焕发出青春活力。

  全面停伐,森林覆盖率从78.4%增长到

  张英善已经记不清近40年来,自己到底在小兴安岭栽了多少棵树。     “少说也得有100多万棵了吧?”张英善爽朗地笑着,张开双臂、伸出那双带茧的大手向记者比划,“最早栽下的那一批,得有这么粗了!”

  “一棵大树,成材,要几十上百年;砍掉,却只用不到一分钟。再密的林,再多的树,也经不住这样伐。”上世纪80年代初,伊春乌马河林业局工人张英善看着越来越秃的山、越来越少的树,放下斧头锯、拿起小镐头,主动承包4000多亩地植树造林,“只砍不种,子孙们吃啥喝啥?”

  “‘林’曾是最辉煌的篇章,也是最刺痛人心的字眼。”为了支援共和国建设,“林都”伊春,几十年来出产了大量木材。80年代末,历经40多年高强度开发的伊春,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

  再也不能把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当作“金山银山”了!90年代,伊春市委市政府出台举措加快推动单一的“木头经济”向“林、农、多、加”复合型经济转变,过量消耗森林资源的势头得到扭转。2011年在年木材收入减少7亿元的情况下,伊春壮士断腕,率先在国有林区停止森林主伐,2013年又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彻底放下斧头锯。

  森林以自己的方式回馈这片土地。2007年,伊春森林资源历史性实现了“长”大于“消”,近几年森林蓄积年均净增长1000万立方米,2017年已达3.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也由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时的78.4%增长到如今的84.4%。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近10年来伊春主动放弃存在破坏生态风险的项目20多个;整治河道采砂、私设排污口等问题,连续14年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党政领导离任时如果生态环境账不合格,都将被问责……

  靠林不吃林,向林下经济、旅游转变

  不砍树,怎么富?停伐后的伊春不是没有困惑。独木已难支,更多“擎天之树”何处寻觅;路径有依赖,培育新发展动能谈何容易?

  一组数据,可反映出停伐对伊春的冲击:2014年,伊春市全面停伐减少增加值15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下降17.4%。

  不甘贫守青山的林区人嗅到了外界的机遇:健康的森林食品、洁净的空气、世界面积最大的原始红松林。伊春靠林不再吃林,而是向吃林下、吃风景转变。

  兴安岭上千般宝,不砍树来也能富!如今,依托星罗棋布的261个林下种植养殖基地,森林食品产业已成为支撑伊春绿色转型发展最靓的参天大树,预计到2020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这个夏天我们共接待游客13万人次!”旺季虽已过,但伊春九峰山养心谷景区经理吴雪仍难掩喜悦之情,“景区主打森林养生和休闲度假。除了呼吸新鲜空气、漫步林间水畔,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学太极、吃药膳。”

  “林都”待客不用酒,捧出绿色就醉人。“400万公顷浩瀚林海、每立方厘米富含3.5万余个负氧离子的好空气,就是我们最好的待客之礼。”伊春市旅发委主任王欣红介绍,2017年,伊春全年接待游客1258万人次,同比增长25.4%。

  “昔日一木独大,今朝多点支撑!”伊春市委书记高环说,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林都北药、木业加工、绿色矿山为主导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今年前三季度五项产业占GDP比重已达55.3%。

  护生态、谋发展更要保民生

  林业工人刘林英,终于不用在外奔波谋生了。

  2013年伊春彻底停伐后,7万多名林业职工转岗,刘林英便是其中一员。不满足托底工资的她,选择出去闯一闯。一年多前,经人介绍,她在老家金山屯区一家景区找到了工作岗位,“一个月3500元,在家门口就能工作。”刘林英很满足。

  如今,伴随着伊春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一套“向林中转、向林外转、向域外转,公益性岗位托底”的组合拳有效解决了停伐后职工就业问题。目前,伊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岗职工月均工资由2000年的275元提高到现在的3027元,走出了一条“养林”与“养人”的双赢之路。

  林区转型,护生态、谋发展更要保民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伊春将83%以上的资金用于林区职工安置、社会保障和其他政策性支出——完成棚户区改造35.38万户、惠及75万人,人均居住面积翻了一番多;启动生态移民、推广集中供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同时,年直接减少因举炊、取暖而消耗的100万立方米木材……

  10月21日,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延续60多年的政企合一体制彻底破冰。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伊春,向着建设更加有利于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国有林区新体制新机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16日 10 版)



( 责任编辑:马妍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