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针尖对麦芒 评媒体称中国放松环境保护
时间:2009-5-16  来源:新华网  
外国媒体最近报道说,中国在刺激经济的同时,放松了对环境保护的控制,并举例说在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省三河市,多家新水泥厂正在建设之中。
  三河市环保局副局长王振峰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充满了委屈。他说,三河市不但没有新上马水泥厂,连现有的水泥厂也在逐步强制关闭中。
  “三河市原有6家20条水泥生产线,包括一条悬窑生产线和19条立窑生产线。2008年,全市关闭了其中的9条立窑生产线,剩余的10条水泥立窑生产线将在2010年前全部强制关闭,”他说。
  为实现8%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投入巨额资金以期拉动内需。与欧美等把救市资金主要用于拯救濒危的金融企业不同,中国把钱花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等实体经济上。海外舆论因此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为拉动经济而不惜牺牲环境,使新的污染项目借机上马。同时政府对新项目审批速度的提高也使他们忧虑对环保因素的审查不够严格。
  其实海外媒体的此类报道大都缺少数据或事实支撑,明显带有想当然的成分。
  去年11月,中国在紧急部署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时,就明确投资方向为民生工程、“三农”、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保护、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中央新增投资既没有投向产能过剩的工业项目,也没有投向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项目。
  迄今中国政府已分两批安排新增投资2300亿元。其中,230亿元被直接投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比重占到10%。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赵家荣表示,在保增长中,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此外,数月来中国国务院陆续发布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5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造纸50万吨。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钢铁行业投资同比下降6.4%,有色、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增幅同比大幅下降。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98%,降幅同比提高0.27个百分点,表明节能减排工作并没有因为“扩内需、保增长”受到削弱。
  项目审批时间的缩短,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不能简单理解为政策和法规的放宽。为使经济尽快复苏,对一些规划中的项目早投入,早见效,可能是新项目审批时间缩短的原因之一。此外,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不能忽视。
  今年二月份,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在大会上批评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关卡重重。他举例说,在河北省办理一个房地产项目手续,要盖166枚公章、涉及94项收费,整个手续历时一年多甚至两三年,而同样的事项在有的省份不超过10天。
  此后河北省很快取消了涉及房地产开发的166枚公章中的140枚,只保留26枚。
  中国对新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和跟踪督察、考核也进一步加强。四月份,国家提高了项目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和“两高”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引导金融机构严格限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开展2008年省级政府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同时将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加快制订或修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主要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
  另外,为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今年中国将集中力量对挂牌督办企业、区域限批地区,以及重大环境事件和严重违法地区进行环保督察。
  既注重增长的数量,也注重增长的质量,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发展经济中一直强调的,目前中国并未放松对质量的要求。相反,此轮全球性经济衰退为中国提供了极好的结构调整时机,中国正在抓住这个机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FS:PAGE]环保将因此而受益而不是受害。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从标准到应用,构建企业碳管理体
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