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约妙招 |
|
今年75岁的张荣英,两年前来到城市跟随儿子一起生活,小时候经历过贫困日子的她在生活中特别勤俭节约,也因此积累了不少节俭小妙招。 由于儿子、儿媳上班很忙,照顾孙子、做饭的工作她全部承担了下来。一家人住在一起,每个月的生活费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何买到便宜又新鲜的蔬菜也是一门学问。刚到开封没多久,她跑了开封不少菜市场和超市。 “儿子在新区住,这里农贸市场比较少,小区摊点蔬菜种类少而且较贵。”张荣英说,她每天6点左右都会跟随小区里的两位老人乘坐公交车到东区农贸市场买菜。“东区农贸市场的菜新鲜而且便宜,那里的菜比西区的菜价每斤要便宜0.5~1元,菜品的新鲜度和种类也较高较多。” 来开封的日子里,每天到农贸市场“淘”蔬菜成了张荣英的必修课。除此之外,老家在农村的她,每次回来总会顺带购买不少土产品,如杂粮、柴鸡蛋、鹅蛋等。“这些在老家买比超市要便宜得多,而且家里种的还有瓜果蔬菜,每次回来都会捎上一些”。张荣英说,上个月她刚回去一次,就带回来一些自家磨的面粉、自家种的洋葱和豆角等,在她看来,这不仅节约开支还可以吃到纯天然绿色食品。 在不缺吃不缺穿的年代里,张荣英的节俭在儿媳妇眼中有点“过分”了。据她儿媳妇介绍,平时家里什么蔬菜都有,但是婆婆还从老家带回红薯叶,蒸红薯叶吃。“我原本准备将这些红薯叶扔掉,但是被婆婆拦下来,她说红薯叶留着还可以煮面条吃。” 会干农活的张荣英,手也很巧。家里的旧衣物她舍不得扔,全部打成袼褙,然后再一针一线做成鞋垫。张荣英说,自己做的鞋垫穿着舒服,不臭脚。除了做鞋垫,张荣英还会做衣服,每到夏季,她都会买来棉绸布料给孙子做短裤和背心。 对于购买衣服,张荣英图个穿着舒服,从不让孩子在商场给她买名牌。她自己经常去早市淘衣服,她说那里的衣服、鞋子适合老年人穿,质量不错、价钱也便宜。对于儿子、儿媳说她太“抠”,她不以为然,她说: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能铺张浪费,每天吃穿不愁的日子已经很美了。( 责任编辑:李婷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