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中,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目前我国主要存在政府处理中心主导型、种植企业主导型、有机肥企业主导型、养殖企业主导型等四种管理模式,不同主体各有优劣势。对此,生猪调出大县的代表们在轮训班上积极发言,对废弃物处理的实施经验展开交流。
“应该让四种类型各自发挥职能作用,我认为政府应该牵头,企业作为主体,各司其职。”吉林长岭县畜牧业管理局局长王小兵说,种植应该和养殖结合,这就需要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联合,使养殖场的粪便通过有机肥厂加工能够运到田地里作为肥料使用,这样可以解决只种不养或者只养不种等问题。王小兵认为现在四种模式不应是孤立的,应是将政府主导、企业挑头、种养需要等方面结合起来。
四川南江县农业局局长赵卢桂认为,不管什么类型,都离不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同时还要采取市场运作。“特别是企业主体这种模式,个别企业一味追求利益,在建设设施设备方面还不完善,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讨论中,各地都提出了一些创新经验。对于畜禽粪污的资源化需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这个话题,学员们也有自己的理解。
湖南省畜牧局环境保护法规处处长肖光明认为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作为养殖企业,现在都在找粪污的出路,其实应该是种植企业要有这种需求,要有市场,粪污资源化要有地方去资源化。二是要注意政策实施、落地问题。三是现在生产的高端肥料比较少,特别是有些地方采购招标比较简单,形成了部分企业作假、肥料劣质化等问题,可以将过去推广化肥的经验应用到有机肥推广中。
“企业主体要注意缜密规划,一是这个养殖场有多大规模,还田多少,都要提前考察清楚。二是确定建设主体。三是确定投资主体。”重庆市涪陵区畜牧兽医局局长万代红认为,一旦确定企业主体,政府要担负起指导督促实施的职能,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 责任编辑:梦祥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