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新能源补贴新政将出 骗补者或被取消资质
时间:2016-7-18  来源:南方日报  

  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结果即将出炉。日前,国务院方已经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督查报告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惩处市场骗补行为,同时完善相关补贴制度。据悉,市场上骗补和违规谋补方式主要有三种,而处理措施则视情节不同而采取不同方式,包括:取消财政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罚款、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将问题车型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等。

  分析人士指出,打击骗补行为有利于节约宝贵的补贴资金,为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奠定较好的补贴环境基础。未来针对车企,有必要出台平均油耗法规与积分交易机制的组合政策,这样才能使新能源车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部分骗补车企或被取消资质

  今年初,部分车企被曝光出通过数据造假,骗取国家财政补贴,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骗补产业链,引起外界一片哗然。随后,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以及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通过自查与现场督查的方式,调查全部车辆生产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含公交、客运、专用车等)、租赁企业、企事业单位等新能源汽车用户,全面核查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新能源汽车生产与使用情况。

  目前,国家界定骗补和违规谋补方式主要有三种,包括车辆未达到推广标准甚至未生产,违规取得牌照骗取补贴;车辆符合规定,但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未达到补贴条件提前谋取补贴;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在获取补贴后大量闲置,造成财政资金严重浪费。

  与此同时,根据车企的违规新闻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取消财政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罚款、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将问题车型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等等。

  “第一类骗补车企未来估计要将问题车型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甚至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其力度是超强的。”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其他两类的处理应该是追回补贴资金、罚款,企业未来发展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此之前,由于部分车企去年12月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50%以上,大幅偏离正常轨道,被曝光可能存在骗补情况,包括江苏省苏州市吉姆西客车、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宏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芜湖宝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微博)(微博)有限公司以及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等。

  新一轮补贴政策即将推出

  目前,按照我国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补贴分为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两大类,以6-8米纯电动中巴车为例,国家补贴标准为30万元/辆。而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的地方补贴标准与国家11配比,为此,一辆6-8米纯电动中巴车最多可获得60万元的补贴。

  据悉,我国2013-2015年中央财政共拨付补贴、奖励资金284.44亿元。其中,2013-2014年实际发放购置补助资金101.9亿元,2015年预拨购置补助资金175亿元,地方财政2013年-2015年拨付补助资金合计200多亿元。

  高额的政策性补贴,不仅成为了新能源生产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也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动力。数据显示,2013-2015年公共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24.6万辆,占同期总量的一半左右。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性补贴如何让新能源汽车从公共交通领域切换至私人消费?

  “我们的新能源车政策应该看到新能源乘用车发展的结构性风险,乘用车的政策力度严重不足,没有激发百姓购车需求。因此未来的新能源车政策更多考虑如何激发中小城市百姓的购买需求。”崔东树表示,随着乘用车企业面对严峻的降油耗压力,出台替代财政补贴的机制和政策很是迫切的。例如,采取平均油耗法规与积分交易机制的组合,让车企既要发展汽油车节能,也必须[FS:PAGE]发展新能源车,突破限购之外的市场是车企必须解决的课题。

  分析人士指出,打击骗补为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奠定较好的补贴环境基础。而出台更为完善的政策,将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才能让大市场刺激强势产品和让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