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河北等多地尝试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
时间:2016-4-22  来源:网易新闻  

  4月1日,郑州市召开2016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郑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等三份文件。针对河南省给郑州市下达的2016年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要控制在每立方米150微克和79微克以下的目标,郑州市政府要求,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如果在目标浓度值基础上每降低1微克/立方米,将被给予50万元财政奖励;每升高1微克/立方米的,则要被处以财政扣款50万元。
  
  实际上,自去年底以来,山东、湖北等省的多个地市已先后出台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办法,且对PM2.5浓度超过限定指标实行按微克计罚,每微克罚款金额从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地方政府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的力度明显增强。
  
  对此,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奖励先进、惩罚落后,不仅可以更好地分配治污资金,同时也能对环保工作不积极的地方政府施加压力。
  
  区域限批等手段或更有效
  
  2016年,河南省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的目标是:PM10年均浓度11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7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190天,重污染天气有所减少,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一直是大气环境改善方面的“后进生”。
  
  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2015年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郑州排名倒数第五。而在去年月度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郑州仅有11月摘掉过后10名的帽子。
  
  有鉴于此,2016年2月14日,在郑州市召开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动员大会上,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提出今年郑州治霾新目标: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序中退出后10位。
  
  从具体目标看,郑州市PM10、PM2.5年均浓度削减目标,由2015年的不高于157微克/立方米和85微克/立方米,收紧到今年的150微克/立方米和79微克/立方米以下。
  
  对此,马军认为,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都有所好转的背景下,郑州的空气污染状况显得尤为突出,要完成今年的目标具有挑战性。
  
  为保证目标实现,郑州市政府要求,每月对所辖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进行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对于PM10年均浓度值、PM2.5年均浓度值比市定目标值每降低1微克/立方米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给予50万元财政奖励;而对于PM10年均浓度值、PM2.5年均浓度值比市定目标值每升高1微克/立方米的,财政扣款50万元。
  
  此外,对于考核连续两个月排名倒数第一的政府部门将进行约谈;连续3个月排名倒数第一的县市将实施区域限批,暂停辖区内除污染治理项目外的所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直到连续3个月退出后两名方可申请解除区域限批。
  
  对此,马军表示,从处罚金额来看,即使超标100微克/立方米的财政扣款也只有5000万元,约束力有限,区域限批、约谈等手段所发挥的力量可能会更大。
  
  治污压力快速向地市传导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了未来5年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即“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为此,在全国两会期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环保部原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一定要把这80%的目标责任细化落实到各级政府,落实到每一年,把每一年完成指标任务作为那个地方干部的政绩进行考核,完不成要追责。
  
  在此情况下,大气污染治理压力正在快速向地方政府传导。
  
  实际上,早在2014年,山东省就发布实施了《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FS:PAGE]》要求,以各设区的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季度平均浓度同比变化情况为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资金系数为20万元/微克每立方米。污染物浓度以微克/立方米计。2015年12月,山东省政府对上述文件进一步修改,将生态补偿资金系数翻倍,从20万元/微克·立方米变成40万元/微克·立方米。
  
  继山东之后,去年底,湖北省也出台了《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以PM10、PM2.5为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每立方米超标1微克按照30万元的系数进行补偿。此外,包括河北、江苏、贵州等多地也都在积极尝试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一场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对地方政府明码标价的减排倒逼机制正在全国展开。
  
  马军认为,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山东省的很多做法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借鉴,在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方面,山东的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可更有效地去分配治污经费。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厦门出台9项措施支持绿色低碳经
中建四局:锻造低碳引擎,创建多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