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建筑行业 |
|
时间:2015-10-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建筑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的国家,新增楼宇数量占据全球接近一半的比重。不仅如此,中国建筑材料的生产、制造、运输,以及在新楼宇建设、供暖、空调等系统的运行中,所消耗的能源达到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5%之巨。根据2007年世界环境组织的调查,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到2020年,中国将没有足够能源支撑建筑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碳排放的大国,尽管绿色建筑成为时下的主流共识,但是,对于“绿色”建筑的真正实践,却存在着很多过度盲从的偏颇做法,为了片面地追求“绿色”建筑上的单维度指标,却由于“过度的绿”而造成了浪费。
著名建筑设计公司美国墨菲&扬建筑事务所执行副总裁弗兰西斯科·冈萨雷斯给出了一个令人惊心的数字。在占据全球新建大楼数量总值45%的中国大楼中,只有100座左右真正遵循了绿色标准。墨菲&扬建筑事务所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他们的设计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经比同类建筑节省能耗达30%之多,对于墨菲&扬公司来说,绿色是符合建筑设计的初衷,让建筑更好地与所在环境共生,也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而全球知名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一LEED(美国能源与环境先锋奖,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国际部副总裁关芷芸解释说,“绿色建筑”的标准不仅在于建筑过程中更少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还包括建成之后使用与运营过程中的舒适、安全、健康等人性化标准。一个遵循绿色理念的建筑,它本身一定适宜当地环境和人们的需求,比如,如果一个建筑为了追求理念上的新意,而舍近求远地采购材料,或是,一个绿色高科技的办公大楼,却忽略人们上下班的便捷性,这本身都违背了绿色建筑的本意。
位于广州中心商务区珠江新城地带的新建建筑——利通广场是墨菲&扬建筑事务所的又一新作品,作为广州首幢获得LEED金级预认证的绿色建筑,在设计之初,墨菲&扬公司就首先与项目的开发商——利通置业,商讨项目的投入产出平衡的问题。目前一般而言,绿色建筑相对其他建筑成本高出2%~5%,利通广场在这方面的投入比同类建筑多出了5%,但是,增加的成本也带来了效益的提升,一来是,高水平的设计和建筑质量可以使建筑使用寿命大为延长;二来,绿色概念在设计和运营细节中的体现将大幅减少能耗相关的支出,这也为项目的运营提供长期回报的保障。
对于这笔多出来的投资,利通置业的副总经理雷君武也认为非常值得。他坦言,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了要做绿色建筑,一开始绿色节能方面的投入就已经被算入总投资中,环境投入的绩效也是衡量利通广场效益的重要维度。为了达到低碳节能的预期,利通使用了多达10项国际顶尖技术。
在资源消耗上,作为广州第三高楼,利通的建筑能耗远低于同等规格建筑,例如钢材使用量仅为1.9万吨;在其建筑过程中,利通广场优先选择当地材料和循环可再生资源,可再生建材的使用率达到了20%,同时进行施工废弃物管理,建筑过程产生的75%废弃物被用来填埋建筑用地;建筑内部所有水泵、风机均带有智能变频器,全部器具也采用节水设计,目标节水率将达40%以上;空调主机采用环保R134a冷媒,该系统是目前对大气臭氧层破坏率最低的空调系统;在整体上,利通广场采用了能源管理系统一体化控制,对能源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实际上,对于技术的过分追求可能恰恰会妨害建筑成为真正的“绿建筑”。所以对于这个303米16万平方米的超高层建筑物来说,要在满足绿色的背景下,把总投资控制在20亿左右,就更需要利通绿色实践中精打细算量入为出。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