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领导关注 |
|
上海世博会正在召开,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着今年江苏省要实行最严格的秸秆禁烧措施,以保证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在农村地区,夏季收割后“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成为一项硬任务,基层采取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形式,全员上阵、全民动员,严查秸秆焚烧行为。但是,笔者认为,要使秸秆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光靠行政压力远远不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笔者建议如下:
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商品化市场。从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调研情况看,存在着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企业数量少,加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有关部门应借助政策、经济等综合性措施,扶大扶强现有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农作物秸秆深度开发。同时,在商品市场中,主动为秸秆综合利用产品提供便利,在社会上营造同种产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优先进入的市场氛围,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在短期内控制秸秆焚烧现象。
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课题研究。有关部门应加强科研机构力量,积极创新方式,在实践中可采取与高校联营、村校挂钩、企校挂钩、示范推进、蹲点指导等办法,由科研机构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和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指导农户或企业应用实用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同时,进行深度开发利用研究,让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变成农户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绿色通道。目前,国家、省、市对秸秆综合利用财政补助相对较少,一些政策倾斜的措施还不到位。在发展之初,基层政府部门可积极推行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营等模式,加大政策、资金、技术及相关产业扶持力度,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外出打工农户积极回乡创业。同时,因地制宜地推广秸秆食用菌栽培、秸秆气化、秸秆手工编织、秸秆人造板等技术,扶持农户发展规模化农业、养殖业和第二产业,最大化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在税收、储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为综合利用企业提供便利,帮助其进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
要做好秸秆综合利用舆论引导。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还未进入规模化、产量化、能效化阶段,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始终坚持做到严格执法监管与强化环境宣传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户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识,严控农作物秸秆焚烧。(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环保局)(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