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以可再生能源促建筑节能
时间:2015-7-30  来源:中国防水在线  

  2014年12月21—22日,第三届中国绿色建筑节能门窗幕墙高峰论坛暨被动式门窗及材料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会在辽宁营口召开。在会上,绿色节能成为最核心的话题,与会者就如何通过被动房发展推动建筑节能进行了讨论。此外,与会专家还提到如何将秸秆等可再生能源应用于绿色建筑的问题。
  
  形势逼迫促被动房发展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教授崔源声介绍,建筑业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建筑、交通和工业耗能占总能耗的90%以上,而整个建筑业能耗远远超过总能耗的50%以上。同时,我国建筑能耗是同纬度、同气候地区发达国家的2—3倍,建筑寿命也是发达国家的1/3左右。这被称为我国建筑的两大软肋。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华北地区尤甚。据专家分析,这与北方地区广大农村及城镇冬季采暖燃煤有直接关系。“雾霾的大面积爆发,宣告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终结。”崔源声表示。
  
  据业内人士测算,如果北方新建建筑都按国内现行节能标准建造,还要再增加至少5亿吨标准煤的采暖需求。与此同时,南方建筑的气密性极差,用电采暖的家庭造成的采暖一次能源耗费并不比北方小。
  
  “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所形成的爆炸性需求,传统能源濒临枯竭的边缘,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平稳转向绿色能源、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说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有关被动式建筑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受重视。今年7月,在国家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德生态园被动房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这无疑推动了国内被动房的发展。
  
  门窗是被动房节能关键
  
  对于被动房来讲,良好的保温性和气密性是其能耗低的关键,而与保温、气密性关系密切的便是外墙保温和门窗。就我国现有建筑来看,门窗幕墙是建筑节能最薄弱的环节。
  
  被动房通过高保温减少热量的损失,降低能耗。记者了解到,普通住房的外墙保温层厚度只有9厘米,而被动房则需要27厘米。在材料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采用符合标准的B1级或是A级材料均可。
  
  除了增加外墙保温层厚度外,门窗也决定着热量流失的多少。业内人士指出,门窗是建筑能耗“大户”,其能耗占外围结构能耗的50%以上。
  
  据了解,当前国内门窗的传热系数普遍在2.0—2.8,2013年北京率先在全国实施窗户传热系数为2.0—1.5的新标准,而被动房项目所采用的门窗传热系数一般要低于1。
  
  河北省秦皇岛市“在水一方”项目是国内开发较早的被动房项目,相关测试数据显示,其围护结构传热指数是国内65%节能房屋设计标准的1/3左右。这意味着,门窗幕墙行业面临着巨大转变,原有技术能否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成为门窗企业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
  
  如何生产出传热系数更低的门窗?业内人士分析,抗风压变形性能、气密性、水密性是门窗最重要的基础性能,其他性能(保温隔热、隔音等)都是以保证这3个性能为条件的。同时,门窗的性能与玻璃、型材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此外,密封胶条不仅是连接件,还是十分关键的结构件。据营口天元化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德斌介绍,比如硅酮密封胶主要应用于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包括幕墙结构、耐候密封和门窗的防水耐候密封。在建筑节能门窗幕墙的应用中,其价值只占到整个幕墙、门窗造价的3%—5%,却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及节能效果。
  
  利用可再生资源推动建筑节能
  
  “利用可再生的绿色建材和建筑围护结构,大力发展被动房,可以实现零能耗、零排放,甚至是负排放的绿色建筑。”崔源声表示,“其中,可再生建材主要指的是木质建材、秸秆建材和竹藤等植[FS:PAGE]物纤维材料。特别是秸秆材料,一年一生,每年可产生7亿多吨。”
  
  对于秸秆等可再生资源如何做成建材,营口市汇丰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兆生介绍,通过新技术把草和秸秆中的碳纤维及糖分进行分离,一方面可以提取木糖醇,另一方面可以将纤维部分做成板材或是块砖用于建筑屋面、外墙外保温等。
  
  同时,他表示,此类产品不仅绿色环保,价格也不高,主要面向农村市场,可以推动绿色环保建材在农村的发展。可再生建材能够吸收温室气体、储存温室气体,利用木质建材可以使建筑业变为负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此外,崔源声认为,垃圾液化气和秸秆生物质能主要是为住宅提供生火做饭和炊事用能,包括沼气在内,是生物质能的较好利用形式,也可为热泵和太阳能联合供暖、供热水或发电提供能源,是实现低碳或零碳建筑的互补手段。只有联合利用这些低碳可再生能源,才能够完全实现绿色建筑的零排放和零能耗,甚至正能量输出,反馈到电网,为电网输送绿色能源。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