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企业行动 |
|
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供应的主力。因此,按照安全、绿色、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快发展绿色清洁高效煤电,成为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
坐落于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神华国华绥中电厂(简称“绥中电厂”)是国家“八五”、“九五”期间重点电力建设项目,面临着系统老旧、效率低下、各项指标严重落后的问题。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东北院”)创新设计,对该电厂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实现了从老旧落后到绿色高效的蜕变之路。
如果说这次改造是对俄制机组进行的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手术,那么东北院则是制定这次手术方案主治医生。东北院充分发挥多年来在火电厂节能减排方面设计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与业主、施工单位、设备厂家一起将绥中电厂一期工程打造成为升级版的“绿色煤电”机组。
改造后的绥中电厂1号、2号机组出力由800兆瓦增容到880兆瓦,供电煤耗降低近40克/千瓦时,厂用电率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达到“近零排放”水平。
设计方案实现“近零排放”
绥中电厂一期两台俄制超临界800兆瓦机组于2000年投产发电,主要由俄方设计供货建设。如今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存在问题,且无法满足当前环保要求,升级改造任务迫在眉睫。
刘钢是东北院总工程师,也是绥中电厂改造项目主管总工程师,他介绍道:“我们从2009年开始逐步推进项目的改造方案,目标是把该机组改造成为指标先进、安全可靠、近零排放的绿色煤电机组,实现机组增容、减排、提效。”
东北院设计人员多次与相关单位进行方案研讨,反复论证设计方案,先后召开技术方案研讨会180多次。“仅电除尘改造方案研讨会就召开了十几次,最后一次连续开了18个小时,一直研讨到深夜,详细比较了多种技术路线才确定最终方案。”东北院发电分公司项目经理肖野回忆说。
最终,在项目初期提出的30多项综合升级改造项目,被优化为三大类13个子项目,将国内改造范围最大的项目梳理得井井有条,为成功实现业主提出的高标准提供保障。肖野介绍说:“改造项目启动时,业主方就提出了投资10亿元左右,发电煤耗降低15~20克/千瓦时,烟尘排放浓度不超过30毫克/立方米等先进指标。通过各方通力合作和多次研讨论证,最终实现了全部指标。”
经辽宁省环保厅指定测试单位测试,全部改造完成的绥中电厂1号、2号两台880兆瓦机组满负荷出力情况下,烟尘排放指标分别为3.2毫克/立方米和4.8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分别为19.8毫克/立方米和27.2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分别为35毫克/立方米和38.7毫克/立方米,达到“近零排放”水平。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