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大气污染防治写进28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5-2-10  来源:人民日报  
  
  截至2月8日,已有28个省份召开了地方两会。这些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到了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内容。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2015年,各地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如何着力?
  
  PM2.5治理成为“一号工程”内容
  
  记者对比28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各地大气污染的头号敌人多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如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专门说明了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与目标的差距,天津把PM2.5治理列入“一号工程”。
  
  另外,中东部地区工作报告中对PM2.5减排的表述明显比西部地区要详细,有些省份甚至详细列出了各类空气污染物的指标。
  
  虽然改善空气质量的要求一致,但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论述内容所占篇幅也不同。
  
  环保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河北有七个城市占据倒数前十,河北省大气污染减排面临巨大压力。在河北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大气污染治理被作为2015年前三项的重要工作,报告中用上千字来阐明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成果与规划,可见其重视程度。与之相对应,也有地方的报告“轻描淡写”。虽然黑龙江春夏空气质量不错,但采暖季连续的重污染天气,已经广受社会关注,但报告中仅有两三句话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细化减排任务,蓝天目标具体精确
  
  2013年9月,“大气十条”出台,围绕清洁空气这一总目标,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适合自身情况的空气污染防治目标。
  
  其实,去年一年,严格的空气防治行动已为各地带来了更多蓝天。环保部数据显示,2014年74个重点城市平均达标天数为241天,与2013年相比,达标天数比例由60.5%提高到66.0%,达标城市数量由3个增加到8个。
  
  顺畅呼吸,成为百姓殷殷期待,各地政府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辽宁、安徽、重庆、福建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空气治理要让人民群众满意,河南提出要“严控污染物排放,让群众看到治霾新成效”。
  
  北京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还有不少地方对空气治理提出了硬指标,甚至将蓝天数量指标具体化精确化。例如,重庆提出都市区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240天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程度低于预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外,北京市有关部门还专门做了报告。这背后意味深长——各地制定目标的约束性越来越强,考核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铁腕治理,狠抓空气质量提升
  
  面对大气污染,各地在报告中均表达了铁腕治污的决心,要为广大群众争取更多的蓝天。
  
  陕西、河北等地提出要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天津、山西等地针对重点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手段“狠抓”大气污染;河北甚至不惜用“宣战”二字表达打好空气治理攻坚战的决心。
  
  依法治理被各地所重视,北京、上海等地已出台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更是创造了地方法规当年通过当年施行的先例。江苏、安徽、天津等地也通过了本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于近期实行。用法律为污染治理保驾护航,正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围绕各地的年度治理目标,一些省份的措施十分具体。湖北省决定于5月1日起全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北京计划实施“核心区全面实现无煤化,城六区基本取消燃煤锅炉”,淘汰老旧机动车,压缩水泥产能,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住宅产业化,开征施工工地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污费等多项举措。山西、陕西等省更是细化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的具体要求。
  
  监测能力作为污染治理的基础,也被提到更重要的地位。江苏、江西、河北、宁夏等省份对“污染监测”下了功夫,如江苏提出要建成省市两级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实现24小时预测监报;宁夏加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等。
  
  “联防联控”要加强,新治理模式将推进
  
  盘点各地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联防联控”一词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西、四川、重庆、湖南、江西等9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出现。这些地方大气污染呈现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单打独斗已难以解决问题,必须区域内联手共治才能出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气十条”以及新环保法对“联防联控”有了具体的表述之后,这一重要举措不再是设想,在河北、上海、湖南等地的报告中,“联防联控”的具体操作和成果,成为2014年工作回顾的一部分。
  
  除常规治理措施外,各地都在谋求机制制度上的突破,一些新的治理模式也被写进了报告:河北提出,要协商京津建立生态横向补偿制度,创新节能减排机制;山东正在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第三方监测、定期公布、责任追究和财政补偿制度。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也在四川、安徽、山东、河北等地受到重视。另外,如合同能源管理、网格化管理等近年出现的新的治理、管理模式也被写进政府报告,可见各地治污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以新措施带来新突破。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厦门出台9项措施支持绿色低碳经
中建四局:锻造低碳引擎,创建多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