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低碳前景好,但切勿“发热跟风”
时间:2010-6-3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5月28日,商务部在南京举办低碳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多位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在聚焦风电、光伏太阳能、地热能、LED照明等“绿色能源”的同时,呼吁低碳产业要有序发展,谨防盲目跟风而引发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全球每年投入五千亿美元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低碳”一夜之间热遍全球。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指出,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要寻找刺激经济的新增长点,而把焦点对准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
    专家介绍,全球3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资金中,超过三分之一投在绿色技术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低碳产业和产品作为主要出口方向。例如丹麦,1992年到2005年间,出口的能源技术产品和服务收入由50亿丹麦克朗提高到近400亿克朗,13年增加8倍。
    低碳产业在我国同样方兴未艾。中国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马玲娟说,“我国已出台30多项配套政策鼓励低碳产业发展。风电装机规模连续四年翻番,太阳能热水器增速超过30%.”到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要占能源总量的15%,将布局6000万千瓦左右核电、1.2-1.5亿千瓦风电、3000万-5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如果计划如期实现,将减少10多亿吨标准煤。
    根据2009世界经济论坛预测,未来40年,全球对低碳产业的投资每年将在五千亿美元以上,前景非常广阔。“低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和引信,也将是引领产业体系、消费模式重构的新风向标。”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副会长张景焘说。
    “低碳实践”不拘一格
    “低碳”升温,路径不一而足。
    马玲娟说,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这些年,我国风力发电年均增速都在30%左右。
    没有空调,没有锅炉,仅靠脚下源源不断的地热就使城市建筑冬季供暖,恒有源科技总经理徐生恒着重介绍了这种新型供暖方式。“浅层地能存在于地下数百米之内恒温带中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里,分布广泛,能量巨大,再生速度快。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能,节能环保效果十分显着。”
    专家介绍,我国浅层地能资源丰富,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低温能量也达2亿千瓦。而每100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应用可节约5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05万吨。
    太阳能不仅能制热,还可以制冷。山东乳山一个新建体育馆里就安装有这种冬暖夏晾的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理念为太阳能利用开拓了空间,运用相关技术,太阳能可以实现全年供应热水、冬天供暖与夏天空调的结合。”清华大学教授殷志强说,到2050年,我国仅中低温太阳能热利用一项就可减排二氧化碳5.4亿吨。
    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现代城市“玻璃盒子”式建筑好看但不节能。皇明太阳能副董事长王连水说,处于直射或当阳的玻璃建筑,耗能是普通建筑的4倍以上。目前,国际建筑界都在积极探索新型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意大利帕尔玛省政府即将开建的办公大楼,就是一幢双层、由纯植物覆盖的外骨骼结构建筑,这种结构可以为内层实体提供荫蔽和自然通风。这种理念和设计值得我们借鉴。
    “低碳热”需要冷思考
    “低碳”潮涌,背后也潜藏危机。
    马玲娟说,“目前,我国有近20个省颁布了新能源促进计划,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这些城市提出的产能和产值十分惊人,上海、深圳、成都、苏州、无锡、杭州、武汉等都要打造数千亿产值。投资新光伏太阳能的企业也数量剧增,仅多晶硅生产就有50多家[FS:PAGE]企业,产能20多万吨。她表示,“盲目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同样,生物质能、LED照明等的发展也存在误区。康达新能源公司总裁颜晓英说,“生物质能由于盲目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盲目投资上马,投入失败或营运困难的企业并不鲜见。”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也坦陈,国内一些地区LED产业投资明显过热。以路灯为例,LED生产企业数大大超过传统路灯企业数,而LED市场消化能力还相当有限。
    低碳产业是潮流、是方向,但不能无序发展。以新能源为例,专家表示,我国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既需要配套政策支持,使产业环境不断完善,更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决不能一味大干快上而造成“伪低碳”。(钟虹 邵生余)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