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宁波北仑:三种模式治污水
时间:2015-5-30  来源:人民日报  

  污水横流现象一去不复返
  
  从浙江宁波北仑中心城区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大约近半小时的车程,一个秀美的小山村——大碶街道共同村展现在眼前。溪水清澈,鱼儿潜游,没有一丝污水的痕迹。“村里277户村民,绝大多数生活污水都纳管处理,以前污水横流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村主任陈国明说。
  
  在共同村,记者看到,每户村民的屋外都有一根根白色的塑料管,标注着“雨水管”“洗涤污水管”“厨房间污水管”等字样。“雨水都直排进绿地里,生活污水通过管网集中起来,采取终端处理的方式。”陈国明说,生活污水经过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和微动力等一系列流程,最后达到一级A类标准排放掉。
  
  陈国明告诉记者,共同村距离大碶中心城区有12公里,如果将村里的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管网,所需费用高昂。采取终端处理模式,新建3座处理池、接户纳污等项目,投资280多万元,就完全可以满足村里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了。
  
  北仑区内河办副主任赵贤群介绍,北仑有147个村,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距离主干管网远近和其他因素,确定了三种治理模式:一是“接户纳管”,主要以平原村庄为主,从农户家中直接将污水接管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处理;二是“截污纳管”,主要针对城中村环境复杂、难以每户接管的区域,对各类排污口进行工程截流,再接管纳入城镇污水管网;三是“终端处理”,针对偏远山村,就地建设处理终端,将污水接入终端直接进行生态处理,共同村采取的就是终端处理模式。通过这三种模式,受益的农户有7.45万户,每天处理污水1.7万吨,每年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可以减少620万吨。
  
  “事实表明,根据不同村庄的情况因村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切实可行,也符合北仑实际。”北仑区长胡奎表示。
  
  多项机制保障治理工程有效运行
  
  宁波市委常委、北仑区委书记马卫光介绍,过去几年,北仑认真贯彻“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摆在突出位置,着重强调两个字:一个是“高”字: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一个是“全”字:全方位推进、综合性治理、系统化实施。
  
  赵贤群介绍,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北仑要求设计单位做好项目实地勘察和入户调查工作。“具体到每户家庭有几个管道接口、几个水龙头,再把设计方案交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评审和修改。”
  
  除了严把项目设计关,北仑在招标入围、工程监督等方面都下了大功夫。赵贤群介绍,北仑建立预选承包商制度,通过公开招标入围方式,在区级统一预选了10家设计单位、5家监理单位和23家主要材料供应商,明确各村项目招投标原则上只能在该范围中选择。在工程监督上,在专业工程监理的基础上,再由项目所在村选择1—2名责任心强、熟悉工程业务的村民进行现场监督。在评审验收环节,先由施工单位预验,再由监理单位初验,接着由街道、乡镇再验,最后提交各相关部门进行综合验收,确保项目质量。
  
  农村生活污水量大面广,怎么保障治理工程有效运行下去?
  
  “一套有效的保障机制是治理工程有效运行的基础。”赵贤群表示,明确责任是基础,北仑建立区、街道(乡镇)、村三级推进责任机制。明确街道(乡镇)是责任主体,村是实施主体,区级承担统筹协调推进责任;资金分担机制上也有讲究,项目建设直接费用由区和街道(乡镇)各承担50%,列入年初财政预算,项目运行和其他相关费用由村承担,初步核算,总投资在户均1万元左右。“共同村污水处理工程每年的运行费用大概在3万元,区里承担47.5%,街道47.5%,村里5%。”
  
  农村污水治理离不开村民的参与。一开始的时候,工程施工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不少村民持反对意[FS:PAGE]见。处理池建成后,村民看到了好处,从“不愿接”到“抢着接”。
  
  农村污水处理享受“城市待遇”,为污水找到出路。截至目前,北仑已经建成农村污水管网200余公里,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污水主干管网全覆盖。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厦门出台9项措施支持绿色低碳经
中建四局:锻造低碳引擎,创建多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