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扶起倒掉的信心 避免倒奶的悲剧
时间:2015-2-16  来源:广州日报  

  日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卖奶难现象,“倒奶”“杀牛”时有发生。白花花的牛奶直接倒入地里,看着实在让人心痛。有的奶农实在舍不得把奶白白倒掉,自己拿到菜市场去卖,却也无人问津。

  这一幕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的大萧条景象。可是,与之不同的是,大萧条时的倒奶是由于市场之手失灵,生产过剩造成的,而目前我国的情形却是:一边是奶农含泪倒奶杀牛,另一边却是大量的国人想尽办法去境外抢购奶粉。一边是奶品生产的最末端有奶无处卖,另一边却是国内奶企大量从国外采购奶粉。可见,对于中国的乳品消费市场来说,生鲜奶并未饱和,更谈不上过剩,事实上,中国乳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奶品消费一直呈增长态势。只是因为奶制品的原料和消费都移向了国外,导致国内市场供求失衡,这才产生奶农倒奶、国人喝进口奶的尴尬。

  国内发生倒奶杀牛并非首次。此轮倒奶杀牛看似是因为国际奶粉价格低迷引发的,控制成本是每个企业的生存前提,在国际奶价远远低于国内奶价时,国内乳企选择购买进口奶粉无可厚非。但质高价优的进口奶,并非杀死中国奶牛的罪魁祸首,国人更愿意选择消费进口奶,不完全因为价格,更多的还在于对国产奶粉质量信心不足。

  事实上,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国产奶粉信誉扫地,遭受重创,从那时起,国内奶业就一直未能走出信任危机。彼时国内奶企如果能够痛定思痛,严控质量、提高行业标准,重树市场信心,或许行业将涅槃重生。可是,在市场的压力下,国内奶企纷纷减少或停止收购鲜奶,不少奶农面临“有奶无处卖”的困境,只能忍痛倒奶杀牛,奶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降低。此后,乳品行业还一度陷入究竟是该提高收购标准、保证奶品质量还是降低标准以扩大市场的摇摆中,不仅没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还陷入消费者不信任、市场难扩大的恶性循环中,使得进口奶粉大量占领了中国市场,中国奶粉品牌黯淡无光。

  中国奶业要重树市场信心,根子还在于提高质量。建立规模化、科学化的现代乳业生产方式,逐步提高行业标准,才是中国乳业突围的应有之路。进口奶粉加上物流成本都远低于国内奶价,可见,传统散户奶农生产的方式不改不行了。中国乳业也只有向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融合,才能改变散户奶农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让遇到风险时奶农只能落泪倒奶杀牛的情形不再发生。

  而且,按照中国与新西兰2008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到2019年我国进口新西兰全部乳制品关税将降为零;2014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又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乳业大国虎视眈眈,面对国际市场的产业竞争,中国乳业当自强求变以提高竞争力,除此别无选择。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纵深推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步伐加快 带动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