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创新创业:东北大学的“点金术”
时间:2015-5-23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在东北大学,人们经常能看到一把“聪明”的座椅:它可以行走于各种崎岖路面,自动切换上下楼梯方式,并适应各种规格的台阶,其独有的重心支撑系统还可自动调整上下楼梯过程中的轮椅姿态,确保用户人身安全。
  
  这把座椅就是东北大学学生龚佳乐研制的多姿态智能型爬楼梯座椅,这也是他第17个发明专利的研究成果。该项目已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创业年会最佳项目,并成为沈阳市残联中标项目。
  
  翻开东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作品集,我们发现龚佳乐的座椅只是创新创业上千精品项目之一。东北大学通过氛围营造、平台支撑、机制激励,让学生创新创业频现“金点子”“金种子”“金果子”。
  
  创新氛围孕育“金点子”
  
  刘思阳是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自动化学院2011级的一名学生,即将毕业的她在校期间已经获得了8项科技竞赛大奖、5项国家专利。凭借出色的创新创业成果,刘思阳已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对于自己能产出如此多创新成果的原因,刘思阳曾说过这样的话:“自己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学校创新创业学分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刘思阳口中的“创新创业学分”,正是东北大学创新创业政策“组合拳”中的重要一项。
  
  据了解,在东北大学,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均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该学分可替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学分。创新创业学分为学生们彻底卸下了“包袱”,让学生可以摆脱传统课程的束缚,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轻松上阵。
  
  除创新学分外,从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到学生课程加分,从评奖评优到保送研究生,从免修免考到创新学分,东北大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配套,使学校真正成为青年学子的创新创业“梦想空间”。
  
  当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被激活,他们就会爆发出巨大能量。
  
  比如,该校理学院学生林煜杰在创新项目研究中发现,利用钯元素对乙醇的催化作用,可将传统的酒精气体传感器加热温度从200摄氏度降到室温。林煜杰也因此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纳米科学领域顶级期刊Nanoscale上发表学术论文。
  
  今年2月15日,在校期间曾推出“九九外卖”创业实践项目的东北大学毕业生孟军贤登上浙江卫视热播节目“天生我有才”推广创业项目“功夫熊”,让推拿这一服务踏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如今,年轻的孟军贤已成长为北京青果工坊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在鼓励创新的氛围中,像林煜杰、孟军贤这样热衷投身科技创新实践的学生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2545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200多个创新项目、700多篇学术论文、289项专利成果、数十家学生创业企业……
  
  创业平台孵化“金种子”
  
  2015年春节,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曾灿灿、赵阳、刘郁慧组成的创新团队“抢”到了他们最想要的“红包”——凭借创新项目“一种新型全向移动平台”成功申请到了国际专利。他们的成果可在各种需要全方位灵活移动的环境中,实现任意时刻“零死角”的移动效果,在科研星球探测车、工厂自动化搬运车、户外巡逻车、全方位移动轮椅等实体平台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创新创业实践不仅是理工科学生的“专利”,在东北大学,其他学科学生也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东北大学2011级会计学专业学生王泽燊曾获2012年国际青年创新大赛特等奖,两次获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经济后果差异比较”。凭借突出的创新创业成绩,王泽燊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该奖项中少有的[FS:PAGE]非理工科学生。
  
  让理想变成现实,让创意产生效益,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平台。“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创业先锋班等层次分明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打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壁垒,实现课堂教学、科普活动、项目训练、课外竞赛、创业实践的有机融合,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试飞跑道”。
  
  2015年,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中,学校专门开辟了1000平方米的空间,让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算中心成为学生的创新梦工厂。
  
  激励机制收获“金果子”
  
  2015年,东北大学正式出台《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校长奖章章程》,设立东大首个由校长签发的学生创新创业最高奖项,“崇尚创新”“勇于创业”成为东大校园最闪亮的标签。
  
  东北大学机器人团队——ACTION团队主力队员、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2级王海洋就是受奖励的学生之一。王海洋曾先后荣获2014年亚太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奖项,也因此荣获了学校7000元的奖金。
  
  屏蔽此推广内容除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指导教师同样可获此奖励。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陈大力是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他指导的竞赛团队在2014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际特等奖。凭借该团队的竞赛成绩,陈大力荣获高达5万元的项目资助奖励。
  
  每年,东北大学都会大力度奖励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参与学生。仅2014年,奖励的教师就多达86位;奖励参与各类科技竞赛获奖学生达733人次。
  
  有效的奖励与激励机制是点燃师生创新创业激情的“兴奋剂”,也是帮助学生迅速成长的“助推剂”。早在2008年,东北大学就对在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方面有特殊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给予奖金奖励,并通过保研、课程加分等激励机制引导和鼓舞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也为其成长添加了重要“砝码”。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60组家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