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85岁“技术狂”发明垃圾焚烧新法
时间:2014-10-14  来源:南都网  
詹自然,85岁,东莞万江坝头人,职业:曾是大朗中学物理教师、望牛墩一家水泥厂技术顾问
  
  威水史:共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包括垃圾焚烧技术改良、隧道型加热设备、新型水泥立窑、新型水果刀具等。“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曾获去年“珠三角老年创新发明大赛”优秀奖。
  
  在东莞,有一位85岁的老人詹自然,至今已获得9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关于改良垃圾焚烧技术、能够很大减少污染度的两项发明,更是引起了东莞两届市委书记刘志庚、徐建华的关注。2010年,刘志庚曾特批5~10万元作为项目实验基金,并要求环保、科技局予以关注。今年,现任市委书记徐建华得知此事,批示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并研究相关问题。现在,科技局、城管局经过论证后,已向国内权威机构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推荐这两项技术。目前,詹自然关于垃圾焚烧技术的两项发明,一项已获国家专利,另一项正在申请专利。在南都记者看来,他并不善于将自己的行为升华至社会意义,其行为准则和出发点只是“让它变得合理”,只是让能量得到最大的转化,让效率得到最大的提高。也就是这种单纯的追求,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专注于科学发明。
  
  自学一个月自制造砖机
  
  詹自然是东莞万江坝头人,一辈子都在跟技术打交道。中学毕业后,他曾在香港、广州、东莞当了8年的机械机电学徒,1955年考上了广州轻工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后留校任教3年。随后,他回到东莞大朗中学做物理教师。
  
  “当老师没多久,我就被坝头大队拉回去了,说是帮助村里搞生产。”詹自然笑着说。当时村里想提高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打算开砖厂,但缺乏技术。他联系到自己的大专老师,托他找了一本关于烧砖技术的书,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便掌握了相关技术,且利用拖拉机作为动力,花几百块去垃圾废品站买了一些零件,自制出一台造砖机,村民都惊呆了。坝头村的一位詹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当时我们都很惊讶,那台造砖机比其他砖厂的快多了,4秒钟就能造出16块砖,每天能造出上万块砖,我们以最低价格出售都有得赚。所以那时我们大队被县里评为先进大队。”
  
  从那以后,詹自然成为了当地农村小有名气的技术人才。附近砖窑、水泥窑出了什么故障,村民都去找他解决。后来,位于望牛墩的水泥厂聘请他为技术顾问。
  
  9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泥厂关闭之后,詹自然一直靠微薄的退休金过活,空闲时间都在钻研技术。日前,南都记者来到他的家里,只见老旧的房子里除了床和几个柜子之外,再没其他家具,到处堆满了凌乱的机械零件、工具、电线以及各种技术类书籍。在其中一个房间里,则摆放着几台经改造过的破旧单车。白发苍苍的詹自然,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这些单车跟其他的不一样,主要是脚踏曲柄更短。”他说,“我把曲柄改短了一半,骑起来会比其他的单车快一倍,因为它转动一圈,带动轮子转动的圈数要多一倍。而且,由于骑行者的腿弯曲程度更小,所耗费的体力还大大减少了。”
  
  此外,自行车车胎、座垫、扶手都经过了他的改造,车的前方装了一个海绵软垫,他说这是累的时候胸部趴在上面休息用的。
  
  这款“坐姿俯姿新式自行车”曾获得去年“珠三角老年创新发明大赛”优秀奖,2009年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有专门的专利号。其设计的自行车鞍座,2009年也获得专利授权。包括此项发明专利在内,詹自然共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七项实用专利)。其中还包括隧道型加热设备、新型水泥立窑、新型水果刀具等等。这些专利均可在国家专利网上搜索得到。
  
  刘志庚特批经费实验垃圾焚烧新方法
  
  “我在四年前认识他,当时得知他有那么多科技发明,但都没有付诸生产[FS:PAGE]创造效益,我觉得挺可惜的。”人称“谏言专业户”的利增威说,“尤其是当时他关于垃圾焚烧的改良构想引起了我的关注,现在垃圾焚烧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如能得到改良,减少污染,那将是一件大好事。”
  
  2010年5月,利增威致信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向其介绍詹老的情况,并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其创造发明。刘志庚当时批示:“请科技局何局长接见此人,考察来信人推荐情况。”此后,东莞市科技局三次邀请詹自然前往该局,分别向该局领导、电化实业公司技术代表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进行讲解陈述,得到了初步认可。
  
  直至2010年9月份,利增威再次致信刘志庚,希望市政府支持詹自然进行相关实验,以进一步证明其技术的科学性。11月,刘志庚批示:“请科技局给予5~10万元资助立项实验。”
  
  两部门联合向权威研究机构推荐
  
  获得经费之后,詹自然自制了一个焚烧炉,用蜂窝煤作为焚烧对象进行了实验,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其构想是可行的。随后,他利用这一构想先后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其中一项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名称为“垃圾焚烧炉带干燥气体循环的机械炉排系统”,另一项已申请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及方法”。
  
  在詹自然取得成果之后,利增威在今年4月致信现任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和市长袁宝成,向他们报告当初的经费使用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重视,并在垃圾处理的实际工作中采纳此项技术。在5月初,徐建华对其信件作出批示:“请科技局何局长代我去看望詹老,并与有关部门商讨。”
  
  南都记者日前了解到,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和市科技局目前已联合发函,向国内技术权威机构重庆垃圾焚烧与发电技术研究院推荐詹自然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该公函上写道:“我们认为詹自然先生的两项专利技术在完善焚烧工艺技术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可能改进垃圾焚烧工艺,节约成本,优化提升环境质量,因此推荐该两项专利技术供贵院参考研究。希望贵院研究人员能够与詹老先生联系。”
  
  对此,詹自然说:“希望他们能够足够重视,在论证了其可行性之后,实际应用于各地的垃圾焚烧处理,我的愿望仅此而已。”
  
  [新技术演示]
  
  烧垃圾从下面添加有害气体更少
  
  詹自然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向南都记者演示了自己的想法。他点燃一支香,一缕淡淡的青烟袅袅升起,然后他将点燃的一端向下,只见烟雾比先前更为浓烈。“现在的垃圾焚烧炉就是这样,从上方添加垃圾,让火从下往上烧,这样燃烧得不完全,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虽然现在我们会对这些有害气体进行处理,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詹自然说,“而我的构想是,从下面添加待燃烧的垃圾,这样一来,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较少,而且这些气体可通过厚的灰渣层充分反应除去。我们还可通过加高焚烧炉,来使有害气体在焚烧炉内的高温中有更多时间分解而除去,二恶英在850℃的条件下会分解,这个温度是可以达到的。”
  
  [对话]
  
  “只希望自己的一些想法被人认可”
  
  南都记者:詹老,你当时为什么突然想到要改良目前普遍使用的垃圾焚烧方法?
  
  詹自然:现在这种方法并不合理,会产生更多的有害气体,因为它的燃料是从上面添加的……
  
  利增威:(打断詹自然的话)记者是问你的初衷,你应该是考虑到垃圾焚烧会污染环境,你改良它是希望自己的发明可以减少污染,造福老百姓,是吗?
  
  詹自然:(想了想)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技术不合理,不科学。
  
  南都记者:你是不是面对每一项技术,都要考虑它有没有改良的空间?
  
  詹自然:我的脑子是时刻都在转的,不能[FS:PAGE]停止思考。本人接触和应用得多的技术我都喜欢去研究一下它的原理,看有没有错的地方。(拿起一本关于拖拉机机械原理的书)比如这本书里面,我就发现有一个地方是错误的,导致以前的拖拉机发动机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其实只需稍微改动一下就行了。
  
  南都记者:你就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吗?
  
  詹自然:我都已经那么大年纪了,不求发达了,只希望自己的一些想法被人认可,自己的一些理念得到证明。如果能让大家受益,那就更好了。(作者:严铧)
  
  原标题:85岁“技术狂”发明垃圾焚烧新法可减少污染度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绿色烘烤绘就低碳致富新图景
挖掘低碳产业市场潜力 推动新能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