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我国污水处理设备的发展与崛起
时间:2014-5-12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  
我国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历史至今不足二十年。八十年代初,国内第一座大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厂----天津纪庄子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厂开始建设,它的处理规模为26万m3/天,所需的三百多台套设备全部由国内设计制造。它成功运转的事实促使我国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走向了规模化、工业化道路,并由此兴起了中国真正的城市污水处理业,同时也奠定了我国污水处理专用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基础。
  
  自1988年以来,欧洲发达国家陆续为我国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厂的建设提供政府贷款,这种贷款大部分只能用于购买贷款国的技术和设备。应当承认,条件优惠的国外政府贷款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业注入了活力,推动了一大批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但是,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约90%的新建污水厂采用引进设备,国内的设备制造业受到严重抑制,技术投入严重不足,真正具备“国家队”实力的企业较少进入这一领域。从整体上讲,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的生产厂家技术素质和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尚落后于其他行业,与当代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国际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财政压力、提高政府部门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在包括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在内的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方面开始广泛地使用市场手段,典型特点是私人资本以PPP模式的形式出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进程中。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简称,它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中一种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模式,它是由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建立一种伙伴关系,以替代传统的政府部门建设运营模式以促进包括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在内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而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行业是突飞猛进,整体发展处于快速成长期,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能力迅速扩张、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污水处理量快速增长等方面。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9年末增长13.4%,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077座,处理能力达到1.36亿立方米/日。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90%,我国污水处理设备业务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国家鼓励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也将对污水深度处理业务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污水处理建设的严峻形势,县城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较低的现状,为污水处理市场的建设、运营投资均带来巨大投资空间。
  
  我国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立法精神、政策初衷和条款本身反映出了国家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决心,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构成了当前市场化运作的坚实基础,各地方政府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框架,相继出台了一些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支持和推动了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的发展。
  
  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国际民间、国内民间等外部资金也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资金体系也逐步形成。污水处理费收费体制逐步完善,目前各省市已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尽管标准偏低,但体系已经建立。中国的经济在保持持续增长,必然要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将会对环境产生新的压力,会出现不少新的环境问题,但又要把环境、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协调好,需要社会提供更实用的高新技术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这将对城市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为污水处理的市场化拓展了新的空间。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厦门出台9项措施支持绿色低碳经
中建四局:锻造低碳引擎,创建多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