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消音降噪 |
|
眼下,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烦躁,如果下班回到家里,还被高音喇叭发出的嘈杂音或者各种生产生活噪音包围着,那可真是“火上浇油”。近段时间,向本报反映噪音扰民的市民增多,大家的诉求很简单:希望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楼下有家“带锯条”居民不堪其扰
谢先生今年47岁,家住乐山城区嘉州大道附近的名都花园嘉苑小区。从2000年买下这套房开始,各种噪音问题就困扰着他。去年,他家楼下开了一家铝合金店,店内各种噪音严重扰民,在周围邻居的集体“围攻”下,铝合金店搬迁了。可清净了没几天,今年年初,楼下又开了一家“带锯条”,用切割机、锤子、机床等工具切割、修理工程建筑需要使用的锯条,切割时发出的各种刺耳声音让谢先生烦不胜烦,他开始到处投诉。
谢先生说,每天带锯条店从早晨8点40分左右开始营业,一直到下午6点钟结束,整个白天都能听到“蹦蹦蹦”的声音,周六周日也不休息。他家住3楼,平时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他经常白天在家,但根本无法休息。“我平时工作压力特别大,回家就是想好好休息下,但噪音让我无法休息。儿子读初中,最近这半个学期,受噪音影响,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谢先生说。
周围邻居意见大希望“带锯条”搬迁
受扰的不仅谢先生一家,同样住在3楼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40多岁,至从楼下开了这家带锯条店,一天到晚睡不着,噪音吵得自己都快神经衰弱了,头发掉了很多,整天心烦意乱。“我们小区很多人都换了房子,楼上有好几家是空着的,现在还有一家打着出售的横幅。”曾女士说,如果有钱的话,她早就把房子卖了换地方住。
小区居民邓女士称,因为噪音太大,她家长期不敢开窗户,考虑到父母休息和孩子的学习,她已经搬家两次,但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她只好又搬回来居住。她说,切割机“吱吱吱”的声音让人难受,小区住户都希望这家带锯条店早点搬家。
邻居就是有缘人希望互相体谅
27日上午,记者来到名都花园嘉苑小区,在小区楼下,记者看到了有两个门面的“带锯条”店,9点过,带锯条店内开始传来“吱吱吱”、“咚咚咚”等各种切割或者敲打的声音。谢先生与几位居民再次来到带锯条店内,与店老板协商噪音扰民一事。
“你晚上8点钟开始睡觉,睡到第二天早晨8点够了啊,我没吵到你们休息。”店老板自称姓王,他说自己做了20几年的带锯条生意,没人投诉,以前是在慧园街做,但由于那边的房子太窄,他现在移到这里就是想固定下来。
王老板称,晚上没有营业,应该对邻居影响不大,他保证以后午休时间不产生噪音,希望大家相互体谅、理解一下。“大家都是邻居就是有缘人,这两间门市我已经买下来了,准确长期做。”王老板说。
小区居民建议王老板把门市租出去,或者关闭店门降低噪音。王老板认为,门市租出去肯定会亏本,而且自己也没合适的地方再营业,如果把门关上,也无法正常营业。
因为没有达成一致,大家不欢而散。
噪音扰民可拨打相关部门热线
最近记者调查发现,反映噪音扰民的问题有点多,城市之星小区有居民反映,自己家附近一废旧品回收门市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宝马街一住户反映该地段油炸串串香夜间噪音扰民;还有广场舞扰民等问题。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呢?
记者了解到,对广场舞扰民的处理有法可依。《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根据《中[FS:PAGE]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记者就此咨询了乐山市城管局。该局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噪音污染管理很棘手,相关法律条例都没有赋予城管部门的执法职能,很多时候需要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城管部门对一些生活噪音问题,只能对当事人进行劝阻。同时,城管部门在治理城市公共娱乐场所噪音方面也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对公共区域单一声源的监测,必须由环保部门进行测试,在技术方面也难以突破,这加大了执法难度。
该工作人员表示,城管热线2499888、3393912,24小时开通,如遇问题,执法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对于名都花园嘉苑小区居民反映的带锯条噪音扰民问题,该局法规科副科长汪韬说,首先要看带锯条店店主是否办理了经营许可证,另外,在小区内经营盈利为目的的门店,根据《物权法》,应征得相关关系人的同意,而带锯条经营是属于生产噪音还是社会生活噪音存在界定难度。汪韬说,如是社会生活噪音,他们会进行调查处理。(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