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中煤集团:创新领跑科技进步
时间:2013-5-30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史册一次次记载了科技的力量:每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都会引起一场产业革命;事实一遍遍证实了科技的贡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培养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共识。
  
  创新能力决定企业自身及全产业链的发展层次。据统计,“十一五”以来,中煤集团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53项、国家和行业工法71项、授权专利956件。该集团已拥有煤矿设计、建设、装备、煤炭生产、发电、煤化工、贸易等全流程煤炭产业链。
  
  有煤机装备制造“国家高度”和矿建“王牌军”之誉的中煤集团,一直坚持集成领先的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既是她的使命,不断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也是她的核心,持续推动公司转变发展方式。
  
  责任:不断攻克行业难题
  
  中煤集团一直立足解决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共同问题和关键技术,这也是众多中煤人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据悉,该集团已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煤炭深部开采关键技术、浅埋深硬顶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年产千万吨级综采成套装备技术、深立井快速机械化施工技术居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是中煤集团“十二五”时期实施的核心战略之一。战略一经确定,中煤集团的高层就身体力行,集聚智慧理念,提升集团的创新理论水平。据了解,中煤集团董事长吴耀文高度重视,将科技创新作为集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倡导创新思维,参与策划诸多重大项目的设计和决策。中煤集团总经理王安,也推出创新理念:“系统思考,整体推进,主客观最佳结合”。他认为,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广泛集成各种资源改造客观世界,是一个寻求主客观最佳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因而创新也是持续的。
  
  中煤集团进一步建立创新体制,来细化创新理念。截至2012年底,中煤集团成立了技术研究总院、煤化工研究院,建成了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认可实验室、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8家高新技术企业,孕育了大量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开放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国家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先进技术的集成,也是中煤集团尤为注重的。该集团把握行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创新规律,集成世界前瞻性技术,制定并实施高于行业和国家要求的企业技术标准,推动各个产业进行升级。薄煤层自动化无人工作面成套设备、大型露天矿半连续工艺、超大直径深立井设计和施工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攻克和破解了大量制约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我国煤炭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持。
  
  路径:集成无边界
  
  把握集成创新规律,打造产业技术新优势。
  
  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中煤集团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充分整合利用集团内外科技资源,以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为主要路径,强化产学研战略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围绕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引领行业www.gesep.com节能科技进步,加快实施集成领先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了主业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与中煤科工集团建立紧密型科技创新战略,2011年以来中煤集团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双方合作的《蒙陕矿区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关键技术》项目。为中煤集团蒙陕煤炭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和企业共同创建的“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面向煤炭行业产业设立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核心任务是攻克我国煤炭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中煤集团还加入了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创立的“低阶煤[FS:PAGE]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并参与有关课题攻关。2012年,中煤集团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与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合作,正式牵头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题项目《大型煤炭基地高效勘探开发与充填技术及示范》、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大型露天采矿技术与装备》并承担相关的8项课题研究,实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全面突破,引领行业科技进步的实力显著增强。
  
  中煤集团在加强与外部科技资源协同集成创新的同时,充分发挥拥有煤矿设计、建设、装备、煤炭生产、发电、煤化工、贸易等全流程煤炭产业链的优势,集成和发挥内部科技资源的强大协同优势,实施平朔矿区资源整合与矿井改扩建,实现露井联采规模效应;建设坑口电厂,实现劣质煤就地转化,形成煤炭开采、煤炭洗选、矸石发电、白炭黑及氧化铝、建材、生态等主要产业的良性循环,变单一产业为循环经济。建成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装备和自主生产运营的世界首个露井联采亿吨级循环经济示范矿区——平朔矿区。举全集团之力加快建设亿吨级煤电化一体化新型能源基地——中煤蒙陕基地。推进产业布局由平朔一枝独秀向平朔、蒙陕两大引擎互补、五大基地并举的格局转变,www.gesep.com节能环保提升中煤集团整体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动力:创新无止境
  
  重在创新,贵在使用。
  
  为切实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煤集团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激励机制,通过“五小”竞赛等方式来激励创新成果的推广使用。技术的创新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突破,中煤平朔井工矿平均工效已经达到113.4吨/工,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集团也积极关注创新成果的保护,制定了知识产权规划。近年来,中煤集团专利授权逐年提高,从2007年获得授权专利43项增加到2012年获得专利271项,年均增长44%。2011年7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到中煤装备公司所属西安煤机公司视察工作,在考察加工车间和总装车间时,对该公司改革创新工作给予了肯定。
  
  创新是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也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活力的所在。中煤集团将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并实现由外延式增长向内生式增长转变。王安表示:“创新决不是从技术到技术研究技术,也不是从问题到问题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创新需要跳出行业看行业,打通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整个链条,实现‘无边界’最大限度地集成创新。”
  
  中煤集团在新基地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进技术升级,实现了精干高效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蒙陕矿区面临着埋藏深、强含水厚基岩、生态脆弱等复杂的施工和生产条件,按照“先研究,后建设”的模式,中煤集团在该地区同步开展的《蒙陕矿区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科研项目,研究解决西部特殊条件井壁设计与施工、防治水与保水采煤、矿压与岩移规律及采场与巷道支护、西部矿区生态治理与重建等一系列行业技术难题,这对推动煤炭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具有标杆效应。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