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企业黄页 |
|
柳电谋划发电、供热、制冷“三联供”产业转型焕发新生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及热电联产项目日前正式投产,主要包括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柳电公司”)2×220MW机组热电联产改造、配套的脱硫系统增容改造和供热管网建设。据介绍,这是广西首家热点联产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突出。
二次创业催生热电联产
柳电公司位于柳州市柳北工业区,是国家大型二类火电生产企业。截至2010年底,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344.59亿千瓦时,实现利润6.78亿元。
近年来,广西电力工业迅猛发展。随着一大批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相继投产,柳电公司现有2×220MW机组的能耗指标与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比较,已处于绝对劣势。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电力企业面临电力需求下降、煤价高位震荡上涨、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的挑战,火电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柳电公司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陷入经营亏损的窘境。
柳电公司意识到,面对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和“上大压小”的电力发展政策,企业要么创新发展谋求新路,要么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甚至被淘汰关停。为解决公司的生存发展问题,柳电公司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始进行“二次创业”。从“十一五”中后期开始,柳电公司着手开展热电联产转型的探索和论证,在2010年加快了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和供热管网建设的步伐,大力推进柳州市柳北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及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动工业区集中供热和能源综合利用。
实现节能减排多方共赢
这一项目通过整合柳北区三家大型企业:柳钢、柳化和柳电的锅炉和蒸汽资源,实现多家企业的能源互助互补,从而使柳州市柳北区形成一个可靠、清洁、经济的供热网络。
记者通过现场走访了解到,这一项目的实施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因为三家大型企业互为邻居,距离很近,项目需要建设的供热管网相对较短。比如,对柳化的供热管道已经建成并实现供热,这一段管道从柳电公司到柳化距离仅1公里,使得这一工程的成本低、热损耗小。另外,通过热电联产,相关企业可淘汰原有的低效率小锅炉,实现大规模集中供热,每年可减少热用户生产成本1亿元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项目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实现了多方共赢。据介绍,柳电公司2×220MW机组热电联产改造项目总供汽能力达到500吨/小时以上,每年供汽量可达350万吨,供电标煤耗降低到280克/千瓦时,超过目前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煤耗水平。通过这一项目,企业每年可节约标煤20万~24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减排二氧化硫5000吨以上。
在机组进行热电联产改造后,为防止燃煤量增加后二氧化硫排放随之增加,柳电公司开始对烟气脱硫设施进行改造,增加一组脱硫吸收塔,采用一炉一塔的脱硫方式。据介绍,烟气脱硫系统改造完工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可由目前的800mg/Nm3降低到400mg/Nm3以下。与此同时,供热有效提高了机组利用率,从而为柳电公司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柳电公司已实现向柳化较大规模供热。下一步,公司在确保工业供热安全可靠的同时,还将积极开发民用、商用热用户,发展余热制冷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远景是要实现发电、供热、制冷“三联供”,范围覆盖工业、商业和民用,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使企业焕发新生,同时为改善柳州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和城市能源结构等级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