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镔钢集团:“碳”索未来,逐“绿”前行
时间:2025-6-17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徐逸萱
  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中,在钢铁工业这片传统而厚重的领域里,在黄海之滨的江苏赣榆,一场静默的工业革命正在镔鑫钢铁集团的厂房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双500强企业,镔钢集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展现民企担当。近年来,在冶金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创新智慧制造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化大数据的应用潜力,推动工序互联共享,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助力我国钢铁工业实现“双碳”目标。
  
  校企携手,共筑绿色科研高地
  
  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镔钢集团长期致力于探索二氧化碳从“碳负担”向“碳资源”转化的创新路径。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不断深化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技术突破。共同开发的“基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我们不再把二氧化碳视为需要处理的废气,而是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冶金原料。”镔钢集团总工程师程乃良强调。相较于传统的减排方式,该技术首创了基于转炉co2-n2-ar复合喷吹洁净炼钢技术,实现钢水中磷、氮、氧等深度脱除及洁净化精准控制,有利于品种钢的稳定生产和品种拓展升级;原创了转炉炼钢co2-o2喷吹源头降尘技术,改变了炼钢烟尘完全依靠后处理的传统治理方式,是钢铁工业固废减量的原创性突破;开发了转炉底吹二氧化碳安全长寿技术及装备,解决了炼钢熔池增强搅拌和透气元件寿命之间的矛盾。
  
  该技术获发明专利11项,美国专利1项,主导编制冶金行业标准4部。成果获2022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23年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入选2021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2023年工信部“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相关成果被《世界金属导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国际同行评价其为“炼钢领域绿色低碳冶炼的重大突破”。
  
  项目成果在镔钢集团120t转炉成功应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削减烟尘10万吨以上,助力高品质钢的稳定生产和产品升级。全行业推广后,年减排潜力达2600万吨,炼钢烟尘等固废减少400万吨,在环境治理方面做出实质性贡献。该技术已推广应用至鞍钢集团、首钢集团、山西建龙、山钢集团等多家钢铁企业的转炉、电弧炉主要炼钢工序,实现了钢水洁净度提高、烟尘源头减量、合金消耗降低、煤气提质增量等诸多有益效果,取得了显著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是既有减碳效果又有经济效益的创新项目。
  
  智能赋能,数字技术构筑低碳未来
  
  在镔钢集团的智慧管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厂区的能源数据。这里运行着国际领先的“智能化二氧化碳捕集资源化利用”系统,该项目入选2023年苏北五市产学研合作重点推动项目,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通过物联网技术,系统实现了从能源生产、消耗到预测调度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使每一焦耳能量、每一立方气体都物尽其用。
  
  “我们给每台设备都装上了碳眼睛。”智慧制造运改办工程师形象地比喻道。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不仅能优化生产节奏减少空载能耗,还能预测维护需求避免突发停机。这种精细化管理带来了显著效益:吨钢生产成本平均降低5元,年累计创效1500余万元。更难得的是,系统通过工序互联共享,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能源损耗,使整个生产链条的碳足迹清晰可控。
  
  生态协同:从单点突破到全链革命
  
  镔钢集团的绿色实践没有止步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是着眼于构建全方位的低碳生态体系。2024年,镔钢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从工艺革新、能源结构、产品设计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余热余能回收系统覆盖了全厂区,高能效炉窑等先进装备的应用使能源利用率持续提升。
  
  这种系统思维也体现在产品创新上,基于二氧化碳洁净炼钢技术,镔钢相继开发出核电用钢、预应力pc钢棒、焊接用钢、冷镦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绿色与效益的双赢。“现在我们的钢材不仅更‘绿’,而且更‘强’”,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自豪地表示。通过优化炼钢工艺,产品纯净度显著提高,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绿色材料选择,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低碳转型。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可靠的供货能力,镔钢集团的产品成为荣成石岛湾核电项目唯一的钢筋供应商。
  
  向绿而行:钢铁脊梁撑起美丽中国
  
  面向未来,镔钢集团正规划更宏伟的低碳蓝图,到2025年建成全流程碳管控平台:“光储充换”一体化清洁能源与“零碳物流”运输体系。计划投资2.8亿元建设23万平方米分布式光伏电站换电站与光伏储能系统,打造从发电、储电到用电的全链条零碳物流解决方案。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综合减排量超过1.2万吨二氧化碳,为钢铁行业绿色运输树立新标杆;积极探索氢冶金、碳捕集等前沿技术,遵循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足迹迈进。
  
  从黄海之滨到全国钢厂,从“二氧化碳炼钢”到“智能工厂”,镔钢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生态协同播撒绿色变革的种子,以先锋姿态为钢铁行业探索出一条“以碳治碳、循环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正如镔钢集团在年度报告中所写:“我们不仅要做好钢铁产品的供应商,更要成为绿色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中,镔钢人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着新时代工业企业的责任担当,让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镔钢智慧”。


( 责任编辑: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中国华电助力中亚国家能源绿色低
绿电直连赋能电解铝行业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